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综述
    裴杰, 邢伟, 段青, 穆鹏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4): 230-237.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218-00008
    汉坦病毒(hantavirus,HV)感染可引起急性传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且致死率较高,成为了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尚无针对HV的特异性治疗药物或方法,接种疫苗成为预防未来大流行的有效、经济手段。目前HV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DNA疫苗等,主要将包膜糖蛋白和核衣壳蛋白作为免疫原,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清除HV感染细胞。此文对国内外各种HV疫苗及其优缺点、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等进行简要综述。
  • 综述
    曹鹤霄, 李冬梅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6): 390-39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1222-00026
    病毒检测技术可根据原理不同分为电子显微镜(电镜)观察、细胞培养、免疫学方法、核酸检测等。电镜观察法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可直接观测到病毒结构,适用于对新现未知病毒的研究;细胞培养法可直观地得到病毒活力信息,可用于病毒滴度的检测;免疫学方法特异性强且成本低、速度快,适用于大规模的群体筛查;核酸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更强,且允许同时检测多种病毒。研究者需要在方法的选择上需要做出权衡。此文论述不同病毒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讨论其适用情况,以为制定更准确、高效的病毒检测和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 综述
    张欣明, 李媛媛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4): 238-24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0705-00058
    蛋白质纳米颗粒作为抗原展示载体,与天然病原体大小相似,能够有效帮助抗原提高其稳定性和免疫原性。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蛋白质纳米颗粒可被应用于新型疫苗的开发。此文对蛋白质纳米颗粒疫苗的免疫学特性,以及蛋白质颗粒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蛋白质纳米颗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综述
    邢思熙, 许方婧伟, 张云涛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318-32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1205-00021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是以病毒为载体递送目的抗原的一种疫苗。病毒载体技术路线早期多用于动物疫苗和难以用传统技术路线开发的病原体疫苗。我国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苗研发布局的5条技术路线中,因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具备可同时产生较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可通过黏膜途径接种以及1剂完成免疫程序等优势而获批上市,并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因预存免疫问题,即存在可能降低疫苗保护效力、为增强免疫原性可能导致安全性风险提升等因素,故上市的重组病毒载体疫苗产品较少。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病毒载体种类日渐增多,并在多种疫苗中得到应用。此文就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发现状进行综述。
  • 综述
    邓业丽, 何浩, 张俊玲, 王明丽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4): 252-259.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1013-00014
    IL-32是广泛表达于人体各组织的细胞因子,具有9个亚型。研究发现,IL-32可通过多种途径调控免疫细胞及其他细胞功能,协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炎症的发生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发挥促炎或抑炎的作用。IL-32对肿瘤的发生、侵袭及迁移也有重要的影响,其作用的差异可能与IL-32的亚型及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差异相关。此文旨在阐释IL-32在炎症和肿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 综述
    李美辰, 何成, 周旭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331-335.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1124-00020
    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狂犬病是一种在人畜中广泛传播、可感染神经系统且具有致死性的传染病。狂犬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恐水、流涎、狂躁或兴奋等,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发病后100%死亡,狂犬病疫苗仍然是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最有效的策略。此文就中国狂犬病流行病学、狂犬病疫苗株及人用狂犬病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优化狂犬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 综述
    王红玉, 彭沁桦, 李玉华, 曹守春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1): 60-6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428-00020
    脂质纳米颗粒是由1个或多个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球形囊泡结构,是目前临床研究和应用中最有效的非病毒递送载体,主要用于化学药物和核酸分子的递送。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后,mRNA疫苗凭借其设计与制造的简便性、低免疫原性、快速量产等优点脱颖而出。研究表明,脂质纳米颗粒作为新型冠状病毒mRNA 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有效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此文综述目前应用较多的脂质纳米颗粒的结构、特性、应用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以期增加对mRNA疫苗递送系统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促进mRNA疫苗和药物的快速发展。
  • 综述
    朱嘉怡, 侯伟, 张乐谦, 张俊玲, 薛莲, 王琦, 王明丽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325-33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1107-00016
    癌症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至今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甚清楚。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属于疱疹病毒,感染后可编码多种致癌基因,还可激活多条癌症相关的重要信号通路,启动相关癌症的发生与发展。对乳腺癌、胶质母细胞瘤和肌肉肉瘤等的研究结果报告为上述论断提供了重要证据。此文就HCMV感染后诱导癌变的相关分子机制和临床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HCMV感染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与新靶点。
  • 疫苗研究
    陈淑霞, 王研研, 汪辉, 陈晓莹, 蒋春红, 于肖寒, 李跃龙, 曹欣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6): 349-35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415-00015
    目的 研究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中各血清型肺炎球菌在液体培养基中传代培养的稳定性。方法 在液体培养基中对各代次肺炎球菌的培养时长进行对比;对第15代次(P15)与P4(对照组)进行菌种检定与荚膜多糖抗原基因序列分析;将P15菌种按生产工艺进行发酵培养,分析培养情况和荚膜多糖抗原产量及质量,与P4代次对比。结果 在P7—P15中,各代次培养时长相近,且P15菌种检定、抗原基因序列与P4相比无差异,序列相似度为100%;P15菌种发酵培养后,菌体生长、荚膜多糖产量与荚膜多糖相关检定指标与P4无明显差异,且均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结论 用于生产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各血清型肺炎球菌在液体环境中传代培养稳定。
  • 疫苗研究
    罗献伟, 董燕, 陈霞, 周淑洁, 苏颖, 程鹏博, 宋菲扬, 汪馨, 何佳丽, 程晓东, 林玲, 任明雪, 毛雷婧, 张宁, 徐庆华, 柴瑜, 王斌冰, 夏志才, 龚李敏, 孙辉, 徐海洋, 陈海琴, 张以法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275-28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510-00024
    目的 了解安徽省将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纳入免疫规划11年后适龄儿童抗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IgG抗体水平,为进一步完善疫苗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6个市抽取0~11岁健康儿童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采用ELISA定量检测抗A、C、W135、Y群IgG抗体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1 002名儿童,抗Nm A、C、W135、Y群IgG抗体浓度达到保护性水平的儿童所占比例(阳性率)分别为89.82%、92.12%、31.04%、66.87%;中位抗体浓度分别为9.93、10.55、4.63、7.75 μg/ml。不同年龄组人群抗4个血清群 IgG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75、17.70、132.00、122.55,P均<0.05。采用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进行加强免疫的儿童,其抗W135群和Y群Nm 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儿童(χ2值分别为10.30和38.25,P均<0.05)。结论 安徽省0~11岁儿童抗A、C群Nm IgG抗体水平较高,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纳入免疫规划11年后Nm防控效果成效显著。但该人群抗W135、Y群IgG抗体水平仍较低,应加强宣教工作,提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价疫苗的接种率。
  • 技术方法
    秦紫瑶, 王旭, 姚启元, 刘含菲, 罗剑, 郑眉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6): 365-37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612-00041
    目的 比较不同信号肽序列对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在Sf9昆虫细胞中分泌性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H1N1亚型流感病毒A/Victoria/2570/2019(IVR-215)的HA 为靶标,选取全长HA基因序列,在其5´端分别连接天然信号肽、蜂毒素信号肽、糖蛋白67信号肽(glycoprotein 67 signal peptide, Gp67sp)、几丁质酶信号肽、人肝素结合蛋白信号肽,分别克隆至pFastBac1转移质粒基因组;通过Bac‐to‐Bac系统构建5种重组杆状病毒,并通过杆状病毒滴度测定试剂盒检测病毒滴度;将重组杆状病毒以不同的感染复数感染Sf9细胞,在感染后不同时间收获细胞上清液,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优化HA分泌性表达的条件。结果 收获的5种重组杆状病毒的滴度均大于106 PFU/ml。Sf9细胞能够正确表达HA,相对分子质量为80 000左右。Gp67sp介导的HA表达量较高;当重组杆状病毒AcMNPV-Gp67sp-HA以感染复数5.0或10.0感染Sf9细胞96 h时,HA的表达量最高,血凝效价为256 凝血单位/50 μl。结论 研究选择的外源信号肽均能引导流感病毒HA在Sf9细胞中的分泌性表达,其中Gp67sp更加有利于HA的高效表达。
  • 治疗制品
    王明辉, 梁红远, 张坤明, 瞿爱东, 陈哲文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269-27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524-00031
    目的 对抗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4(OX40)单克隆抗体Ab18进行结构优化和生物学活性初步鉴定。方法 采用ELISA检测Ab18与不同物种OX40的种属交叉结合活性。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Ab18与HEK293-hOX40细胞的结合活性。采用报告基因法检测Ab18的阻断活性和激动活性。采用点突变技术对Ab18抗体Fc段进行工程化改造,改变Fc段与Fc受体的亲和力。用ELISA和FCM检测其与人Fcγ受体ⅡB和人新生儿Fc受体的结合活性,用报告基因法检测改造后的Ab18及其突变体抗体的激动活性、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活性。结果 Ab18抗体具有与小鼠、大鼠和恒河猴的种属交叉结合活性,相比对照抗体GBR830和KHK4083,Ab18与HEK293-hOX40的结合活性和阻断活性更强,Ab18与HEK293-hOX40的结合活性半数效应浓度(median effect concentration,EC50)值为366.9 ng/ml,阻断活性半数抑制浓度为657.3 ng/ml。此外,Ab18、GBR830和KHK4083均具有激动活性。Ab18的ADCC活性EC50值为25.7 ng/ml,激动活性EC50值为14.9 ng/ml。Ab18经Fc段改造后,激动活性降低、与人新生儿Fc受体的结合活性增强、ADCC活性保持,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结论 成功优化了Ab18,优化后的抗体具有更好的生物学活性。
  • 综述
    徐焕焕, 赵婷, 朱贵伟, 马文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3): 181-185.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0809-00004
    低白蛋白血症是腹部胃肠大手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为避免腹部术后低蛋白血症的发生,人血清白蛋白在腹部术后并低白蛋白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比较普遍。但是,腹部术后应用人血清白蛋白是否具有临床获益,目前尚存在争议。此文综述当前白蛋白在腹部围术期中的作用、病理生理变化、临床治疗获益以及营养价值等,旨在加强临床医师对白蛋白的正确认识及合理应用,以利于患者的术后管理,降低用药费用。
  • 技术方法
    张琳, 陈慧聪, 蔡丽星, 蒋晴怡, 梁红远, 张坤明, 卢逸仁, 沈培玉, 马雷钧, 邱建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3): 156-163.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1222-00028
    目的 建立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单抗)SIBP-A电荷异构体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imaging 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 electrophoresis,icIEF)测定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针对尿素浓度、两性电解质范围及浓度和聚焦时间对icIEF方法进行条件优化,并应用优化条件对该单抗电荷异构体进行分析,验证专属性、稳定性指示性、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线性与范围、准确度、定量限及处理后样品的稳定性。结果 优化后icIEF条件:3 mol/L尿素、1% MC胶、3%两性电解质载体Pharmalyte 3-10与Pharmalyte 8-10.5按1:1混合,电压1 kV、预聚焦1 min,电压3 kV、聚焦分离6 min。专属性实验中,空白组在样品出峰处无明显干扰峰,对照组正常出峰且电荷异构体正常;稳定性指示性实验中,可以检测出40 ℃放置7 d的样品正常出峰而且电荷异构体发生显著变化,与对照样品明显不同;重复性实验中,酸性峰、主峰及碱性峰相对百分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0.48%、0.00%和4.03%,主峰等电点RSD为0.012%;中间精密度实验中,酸性峰、主峰及碱性峰相对百分含量的RSD分别为0.89%、0.45%和6.14%,主峰等电点RSD为0.072%;在蛋白终浓度0.50~1.50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线性决定系数为0.996 8,且回收率在95.03%~104.35%内;该方法的定量限为0.003 0 mg/ml;10 ℃条件下样品酸性峰、主峰、碱性峰相对百分含量的RSD分别为0.56%、0.00%和8.61%,主峰等电点RSD为0.056%;室温条件下3 h酸性峰电荷异构体开始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单抗SIBP-A的电荷异构体及等电点,专属性、稳定性指示性、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线性与范围、准确度、定量限和10 ℃条件下样品的稳定性均良好,可用于该抗体的放行检测及稳定性检测。
  • 综述
    闫奥博, 朱为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3): 169-17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0512-00044
    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被广泛应用于mRNA表达、病原体检测和病毒滴定等领域,具有快速、敏感、污染概率低和可重复的特点。此文主要对qPCR法检测各种病毒滴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qPCR在RNA病毒以及DNA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并与其他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展现qPCR检测病毒滴度的应用前景。
  • 疫苗研究
    沈谊清, 杨文震, 马雷钧, 郁佳俊, 周锋, 张芹, 许乐燕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4): 197-20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0912-00009
    目的 研究在特定的储存条件下,细胞工厂工艺生产的麻疹病毒原液和含麻疹成分疫苗中麻疹病毒滴度随温度、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 按照细胞工厂工艺分别制备3批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病毒原液,将麻疹病毒原液置于2~8 ℃保存21 d和–60 ℃以下保存15个月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将同批次原液分别用于配制6批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mumps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M)和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MR),对上述18批疫苗进行(25±2) ℃保存6个月加速稳定性试验及2~8 ℃保存30个月长期稳定性试验。检测原液以及成品的麻疹病毒滴度,分析不同产品中的麻疹病毒在不同储存温度下的稳定性,并应用Minitab 17分析软件预估原液和成品稳定期。结果 3批麻疹病毒原液于2~8 ℃保存21 d和–60 ℃以下保存15个月,麻疹病毒滴度最低值分别为5.5和5.8 lgCCID50/ml,均符合≥5.3 lgCCID50/ml的质量标准。18批疫苗于(25±2) ℃保存6个月,MV、MM和MMR的麻疹病毒滴度最低值分别为4.0、4.7和3.4 lgCCID50/ml;2~8 ℃保存30个月,MV、MM和MMR的麻疹病毒滴度最低值分别为4.4、4.5和3.8 lgCCID50/ml。上述成品稳定性试验中的麻疹病毒滴度均符合各产品的质量标准;应用分析软件预估的原液和成品稳定期均远超各产品批准效期。结论 细胞工厂工艺的麻疹病毒原液以及3种含麻疹成分疫苗中的麻疹病毒的稳定性良好。
  • 治疗制品
    公云, 尹光俊, 张少珍, 郭井妹, 曹俊超, 丁芳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6): 337-34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410-00014
    目的 建立基于大鼠淋巴瘤细胞株(Nb2-11细胞)增殖的人生长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hGH)注射液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 采用发光活细胞检测系统测定hGH刺激细胞增殖的情况,并利用四参数拟合分析计算样品相对效价。通过对分析培养基配方(含1%、5%、10%马血清)、细胞处理方式(细胞饥饿处理24 h与细胞不作饥饿处理)及细胞铺板密度(5 000 、8 000个/孔 )的筛选建立检测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9401,选择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耐用性和范围6个验证参数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采用以下条件得到的曲线拟合最优:含5%马血清的分析培养基、细胞饥饿处理24 h、8 000 个/孔铺板密度。hGH制剂缓冲液对检测结果无影响;线性回归方程为y=0.942 8 x + 0.072 6,决定系数为 0.980 9,线性范围60%~140%;不同活性样品的单次实验回收率均在70%~130%之间;验证实验测定结果之间的变异系数均<20%。结论 建立了hGH注射液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该法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耐用性较好,可用于hGH注射液生物学活性检测。
  • 综述
    成立, 朱生力, 张文强, 邹琪, 张庆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6): 403-407.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527-00033
    HPV是1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DNA病毒,持续性感染HPV可导致多种癌症,尤其是宫颈癌的发生。HPV疫苗的研发和接种对于预防宫颈癌及其他相关癌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HPV疫苗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在全球市场上有二价、四价和九价3种HPV疫苗,二价和四价疫苗可以预防近70%与HPV相关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九价疫苗可以提供近90%的保护。此文就HPV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治疗制品
    陈团结, 梁红远, 陈湛昊, 王明辉, 瞿爱东, 陈哲文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4): 191-19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1008-00013
    目的 以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分子5(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5,CEA)作为靶点,构建靶向于CEA的噬菌体单链抗体(single-chain fragment variable,ScFv)免疫库,并通过筛选获得靶向该抗原的抗体。方法 通过分子克隆的方法将小鼠脾脏中的抗体序列与噬菌体质粒构建获得重组噬菌体质粒,并经电转化导入大肠埃希菌TG1菌株中,再使用M13KO7辅助噬菌体拯救的方法,从TG1菌株中获得多样化的噬菌体抗体库。使用体外噬菌体库固相亲和筛选的方法,以CEA蛋白为靶点筛选获得高亲和力抗体。结果 成功构建了鼠源抗CEA噬菌体ScFv免疫库,经计算库容量为1.02×108 CFU,并通过筛选获得了靶向CEA的ScFv。结论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了靶向CEA的抗体,为该靶点抗体的筛选奠定基础。
  • 技术方法
    邹浩勇, 余泽琼, 耿鹏, 殷文曲, 王吟, 周小璐, 聂希霖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285-291.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305-00010
    目的 建立兔抗人胸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rabbit anti-human thymus/lymphocyte immunoglobulin,r-ATG)药代动力学检测方法并验证,用于检测临床用药后患者血清中r-ATG的浓度。方法 采用鼠抗兔IgG包被酶标板,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作为二抗,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人血清中r-ATG的含量,并对该方法进行线性范围、平行性、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准确性、专属性及不同时间参考品标准曲线浓度的回收率稳定性验证。用建立的方法对5例患者的临床血清样本(血样)进行检测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 以0.25 μg/ml为起始浓度,稀释倍数在21~29之间的参考品浓度与吸光度值呈S曲线,决定系数(R2)>0.99,回收率在90%~110%;参考品与3份血样的线性方程斜率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10%,R2>0.99,R2的CV<5%,平行性较好;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CV<15%,回收率均在90%~110%;准确性验证结果平均回收率均在80%~120%;注射药物的患者血清与健康人血清以及未注射药物的患者血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607、21.949,P<0.01,;参考品在2~8 ℃放置16个月时标准曲线各浓度的回收率均值均在90%~110%,且各浓度不同时间点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15%;5例患者均在给药第5天血药浓度达到最高值,平均半衰期为(6.5±5.3) d。结论 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稀释线性和样本间的平行性、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准确性、专属性,且参考品标准曲线各浓度在不同时间点的回收率稳定性良好,可以用于r-ATG临床用药后血清浓度的检测。
  • 技术方法
    杜天飞, 于晓萍, 李春阳, 刘兰军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4): 217-22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201-00006
    目的 通过比较3种淋巴细胞毒效价检测方法测定抗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免疫血清及原液样品的效价结果,阐明3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淋巴细胞毒效价检测方法、基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淋巴细胞毒流式检测方法及基于人白血病T细胞株(Jurkat细胞)的淋巴细胞毒流式检测方法测定3批次免疫血清及3批次原液的效价。免疫血清稀释128、256及512倍进行效价检测,判定效价;原液稀释8~2 048倍进行检测,计算半数效应浓度。结果 中国药典方法与基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法检测3批次免疫血清的效价均为1:512;基于Jurkat细胞流式法检测001批次免疫血清的效价为1:512,002与003批次免疫血清d的效价为1:256。3种方法测定3批次原液的效价结果与阳性对照Grafalon的活性水平相当,不同方法检测的效价趋势基本一致。结论 虽然3种方法测定免疫血清与原液的效价结果趋势基本一致,但淋巴细胞毒流式检测方法操作更便捷,且可定量测定半数效应浓度值。
  • 疫苗研究
    杜娇, 洪文浩, 许哲, 姚钰, 刘倩, 冯潇, 杨英英, 周海飞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1): 10-15.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717-00050
    目的 评价自制磷酸铝佐剂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为该佐剂的储存和有效期设置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连续3批产业化规模的自制磷酸铝佐剂,分别置于(5±3) ℃和(25±2) ℃储存。定期取样考察磷酸铝佐剂的主要评价指标(外观、pH值、铝含量、吸附率、氯化钠含量、沉降上清分析、无菌性、细菌内毒素、砷盐、铁盐、硫酸盐、铵盐、重金属、磷铝摩尔比、零电荷点、粒径大小与分布)。结果 3批磷酸铝佐剂在2种温度下储存15个月后,外观、无菌性均合格,pH值在5.4~6.2之间,吸附率在93%~100%之间,铝含量在2.77~3.36 mg/mL之间,氯化钠含量在7.90~8.60 g/L之间,沉降上清分析在12~15 mL之间,细菌内毒素在0.5~3.0 内毒素单位/mg铝之间,磷铝摩尔比在0.82~1.13之间,累积分布达到10%、50%、90%时对应的粒径大小分别为1.75~2.53、2.87~3.98和4.94~6.90 μm,零电荷点在5.11~5.47之间,残留杂质砷盐≤0.001‰、铁盐≤0.015‰、硫酸盐≤0.5%、铵盐≤0.005%、重金属≤0.002%,佐剂各项主要评价指标均稳定且符合质量标准。结论 3批自制磷酸铝佐剂在(5±3) ℃和(25±2) ℃条件下保存15个月后稳定性良好,为磷酸铝佐剂储存条件及效期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 疫苗研究
    杨洁, 杨东升, 吴杰, 林凤杰, 王文辉, 杨安纳, 庞德钦, 戴旱雨, 孟胜利, 郭靖, 王泽鋆, 申硕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1): 1-9.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429-00022
    目的 评价分别用Al(OH)3、MF59、AS03和QS21佐剂配伍的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和流感病毒联合疫苗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方法 分别用Al(OH)3、MF59、AS03和QS21佐剂配制SARS-CoV-2(灭活)和四价流感病毒(裂解)联合疫苗,在第0、14天分别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第14、28天采血检测血清抗SARS-CoV-2抗体滴度和流感血凝抑制滴度,并在第28天分离脾脏淋巴细胞检测针对SARS-CoV-2和流感病毒的细胞免疫应答。结果 不同佐剂的SARS-CoV-2和流感病毒联合疫苗均能诱导小鼠产生抗原特异性的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初次免疫后28 d,MF59佐剂组诱导了较高的抗SARS-CoV-2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分别为89 144和5 418;MF59佐剂组也诱导了较高的针对四价流感病毒(H1N1、H3N2、BV、BY)的血凝抑制抗体,GMT分别为4 457、5 120、1 470和5 881;MF59和AS03佐剂组诱导了较强的针对SARS-CoV-2的Th1型(IFN-γ、IL-2)细胞免疫应答,与正常对照组的斑点形成单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FN-γ: H=16.69,P<0.01; IL-2: H=15.21, P<0.05);AS03佐剂组诱导了较强的针对H1N1、H3N2、BV、BY流感病毒的Th1型(IFN-γ、IL-2)细胞免疫应答,与正常对照组的斑点形成单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FN-γ: H=12.93、12.17、11.82、13.61,P<0.05; IL-2: H=12.24、12.42、11.72、12.43, P<0.05)。结论 不同佐剂配方的SARS-CoV-2和流感病毒联合疫苗的免疫原性及抗原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均不同,证明了联合疫苗配方研究中佐剂的重要性。
  • 技术方法
    欧阳蕾, 吴佩璇, 师江龙, 张秋, 潘勇兵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297-305.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314-00011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NaCl沉淀实验优化7株抗MPXV A35R单克隆抗体(单抗)的标记条件,采用抗体配对实验确定金标抗体与捕获抗体,并优化抗体检测线(T线)及质控线(C线)的点样浓度,建立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检测限、稳定性、重复性、钩状效应和抗干扰性进行检测。结果 7株抗MPXV A35R单抗8D7、10D2、2F5、10G4、7G5、10E4、2D7的最适抗体标记量分别为0.96、0.48、0.96、0.96、0.96、0.96、0.48 μl,金标抗体2D7和检测抗体8D7组合为最佳配对抗体;T线和C线点样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0 和0.50 mg/ml。胶体金试纸条可检测出MPXV,而检测不出其他病毒;MPXV A35R蛋白和灭活MPXV溶液的最低检测限度分别为2.34×10-5 mg/ml和1.00×105 TCID50/ml;阴性样本和阳性样本的显色情况一致;20份试纸条检测样本的显色情况一致;检测MPXV A35R蛋白和灭活MPXV溶液的浓度与显色程度成正比;试纸条不受干扰物的干扰。结论 成功建立了快速检测MPXV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检测范围、稳定性、重复性和抗干扰性,且不存在钩状效应。
  • 技术方法
    邓海清, 杜闪, 王斌, 贾松华, 郭龙静, 朱留强, 王艺霞, 刘建凯, 尹珊珊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306-311.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418-00016
    目的 建立并验证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物原液中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的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优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中的流动相、柱温以及流速,建立最优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等进行验证。结果 以10%乙腈为流动相、流速为0.6 ml/min,柱温35 ℃时,RP-HPLC检测方法最优。该方法检测干扰成分试验组和对照组中DMSO含量的相对误差在-2.6%~2.1%,分离度均≥1.5;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决定系数>0.990 0;各浓度水平检测所得的偏倚值均在-5.31%~-0.89%,95%的偏倚置信上限也低于8.0%;不同浓度精密度在0.70%~4.45%,95%的精密度置信上限不超过8.0%;方法综合能力评价显示在4~50 μg/ml范围内方法总变异不超过7.0%,95%/90%容忍区间和95%预测区间均在80%~120%范围内;检测供试品溶液在20 h内峰面积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2.0%。结论 成功建立了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物原液中DMSO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良好,综合评价能力高。
  • 工艺研发
    许晚, 张芹, 汪张建, 陈晓望, 李贞妮, 周锋, 沈谊清, 胡伊奇, 徐晓婧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4): 207-211.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1206-00022
    目的 研究重组胰蛋白酶替代动物源胰蛋白酶用于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和麻疹减毒活疫苗生产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动物源胰蛋白酶消化液活性计算所需重组胰蛋白酶浓度,选择0.10~0.25 mg/ml的重组胰酶处理鸡胚组织生产2种疫苗,以动物源胰蛋白酶为对z照,对细胞工厂活细胞总数、细胞贴壁率以及收获液的病毒滴度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和动物源胰蛋白酶组相比,重组胰蛋白酶消化的鸡胚组织表观更细腻,细胞易于分散。选择0.20 mg/ml重组胰蛋白酶用于腮腺炎和麻疹减毒活疫苗的生产,每批鸡胚分散后的活细胞总数分别为1.19×1010和1.63×109,对照组分别为9.31×109和1.27×109;细胞贴壁率分别为63.01%和82.64%,对照组分别为53.90%和75.99%;病毒收获液的病毒滴度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0.20 mg/ml的重组胰蛋白酶可替代动物源胰蛋白酶用于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和麻疹减毒活疫苗的生产。
  • 技术方法
    邢盛宇, 邓海清, 季庚辰, 张艳红, 张钰东, 王宇, 吴晗, 尹珊珊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3): 151-155.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0809-00005
    目的 对Lowry法2检测百日咳抗原中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 PT)、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 FHA)、黏附素(pertactin,Prn)含量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 将PT、FHA、Prn国家标准品系列稀释,在0~50 µg/ml浓度范围内建立标准曲线。在已知浓度的PT、FHA、Prn精制液中加入国家标准品配制加标样品,采用Lowry法2检测蛋白含量,考察准确度和精密度。对原液生产中使用的400 mmol/L PBS进行专属性试验。分别在检测后10、20、30 min再进行检测以考察方法的耐用性。结果 回收率介于91.1%~110.7%;准确度相对标准偏差为1.8%~9.2%,批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2.6%~6.2%;400 mmol/L PBS对样品测定无干扰;检测样品在30 min内读取数据有效。结论 该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准确性、精密性、专属性和耐用性,可用于百日咳抗原中PT、FHA、Prn含量的测定。
  • 技术方法
    田倩, 漆育林, 刘珣, 章俊, 杜盛华, 刘波, 张聪明, 孙勇, 林涛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292-29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1220-00025
    目的 验证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血浆和静注巨细胞病毒人免疫球蛋白(pH4)(human cytomegalovirus immunoglobulin for intravenous injection,CMV-IVIG)的巨细胞病毒中和抗体(human cytomegalo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y, CMV-NA)效价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巨细胞病毒人免疫球蛋白国家标准品建立CMV-NA效价检测细胞病变抑制法。采用CMV-NA 血浆和CMV-IVIG验证细胞病变抑制法的重复性、中间精密度、专属性、准确性、耐用性、重现性。结果 血浆和CMV-IVIG的CMV-NA效价重复性验证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和19%。2名实验人员重复检测6次血浆和CMV-IVIG的CMV-NA效价,其F值分别为0.84和0.03,P值均>0.05。不同日期下重复检测6次血浆和CMV-IVIG的CMV-NA效价,其F值分别为0.89和0.55,P值均>0.05。血浆、CMV-IVIG和国家标准品溶液的细胞均无病变。血浆和CMV-IVIG加标样品的回收率均在100%±40%之间。采用不同中和时间检测血浆和CMV-IVIG的CMV-NA效价,F值分别为0.48和0.04,P值均>0.05。采用不同病毒滴度范围检测血浆和CMV-IVIG的CMV-NA效价,F值分别为0.49和0.11,P值均>0.05。2个实验室检测CMV-IVIG的CMV-NA效价,t值为0.69, P值>0.05。结论 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CMV-NA效价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中间精密度、专属性、准确性、耐用性和重现性。
  • 疫苗研究
    张巧玲, 张志豪, 秦海艳, 杨林鹏, 杨俊杰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4): 203-20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105-00002
    目的 建立检测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宿主DNA残留量的荧光染色法,并进行方法验证。方法 采用λDNA作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重组戊型肝炎疫苗纯化后原液作为样品,进行线性、准确度以及精密度的验证。结果 该方法在1.250~80.000 n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决定系数大于0.99;准确性验证中DNA残留量加标回收率在90.00%~110.00%之间,且加标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00%。重复性验证和中间精密度验证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62%和10.30%,均小于15.00%。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以检测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宿主DNA残留量。
  • 技术方法
    强鹏侠, 卓晓琴, 蒋婉蓉, 秦翔, 冯潇, 慕艳红, 冯德杰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3): 164-168.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0918-00011
    目的 建立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生物制品中氯化钠含量的方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以氯化钠基准物质为对照,根据硝酸银滴定液滴定电位测定样品中氯化钠含量并验证方法。分别用不同方法测定同一样品并比较。结果 在6~15 mg/ml范围内,氯化钠浓度与消耗的硝酸银滴定液体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999 9;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培养基、破伤风抗毒素原液、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疫苗用氢氧化铝佐剂中氯化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99.8%、100.2%、100.3%,表明电位滴定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同批次供试品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最大为0.7%,表明电位滴定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将供试品在稀释后分别放置5和30 min后再检测,对结果无明显影响,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对电位滴定法和中国药典2020年版采用的福尔哈德法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从t检验结果可知,2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在-2.12~2.50,P>0.05)。结论 建立了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生物制品中氯化钠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良好、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适用于生物制品中氯化钠含量的检测。
  • 政策法规
    周振歆, 赵冰心, 苗睿, 董弋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1): 55-59.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730-00053
    疫苗是含有生物活性物质的特殊药品,疫苗的储存和运输对温度有一定的冷链要求。山东疫苗案件之后国家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疫苗的生产、流通、接种管理。此文对疫苗流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按时间顺序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旨在为疫苗生产、配送、储存企业以及接种单位等理清法律法规脉络,为其更好地开展疫苗流通管理提供法律法规依据。
  • 技术方法
    胡道奇, 周松辉, 刘如石, 童鹏, 吴刚强, 刘汨, 邓金凤, 刘昕, 龚瑶, 伍思蓓, 杨邦, 白丹, 李光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4): 212-21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118-00004
    目的 研制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 core antigen, HCV-cAg)磁微粒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 CMIA)的检测试剂,并初步评价其性能。方法 采用2株抗HCV-cAg单克隆抗体(单抗)预先包被磁微粒,另2株抗HCV-cAg单抗用吖啶酯标记,制备双抗体夹心CMIA检测试剂;与ELISA试剂盒同时检测210例干扰物样本、1 158例健康人样本、140例HCV-RNA阳性样本和2套血清转换盘样本,鉴定研制试剂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 CMIA检测试剂的特异性为99.74%,ELISA试剂盒的特异性为99.57%,2种方法干扰物样本的阴性率均为100%;CMIA检测试剂的灵敏度为77.86%,ELISA试剂盒的灵敏度为62.14%,且CMIA检测试剂检出血清转换盘样本阳性的时间早于ELISA试剂盒。结论 成功制备了HCV-cAg CMIA检测试剂,该试剂的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HCV的早期筛查和临床辅助诊断。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1.
  • 政策法规
    周振歆, 赵冰心, 赵宸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312-317.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116-00003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对药品质量安全负主体责任。此文就国内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综述,并对2023年3月1日实施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落实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进行研读,进一步评述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开展药品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和要求。
  • 疫苗研究
    张磊, 颜熙熙, 肖翠, 程亚刚, 于荣清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6): 343-348.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529-00036
    目的 对自制的兔源5型肺炎球菌特异性血清参考品进行质量控制检测,用于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生产过程中的过程样品检测。方法 采用双光径速率浊度免疫分析系统非竞争性浊度模式进行检测,依次考察5型血清的工作浓度及线性、交叉情况、与市售血清的可比性、室间室内检测差异以及工作浓度下的稳定性。结果 4批自制5型血清工作浓度最大稀释倍数分别为75、20、30、8倍,对应工作浓度下,多糖浓度在0.625~4.000 μg/ml范围内与响应值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0.985;4批5型血清参考品与其余22个型别均无交叉现象,特异性良好;与市售血清的可比性考察中,5批血清(包括市售血清)同时检测3个不同厂家上市疫苗中的5型多糖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4批自制5型血清与市售血清重均分子量降低后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室间、室内检测结果变异系数均<10%;工作浓度的4批5型血清在2~8 ℃均可在至少1个月内保持良好稳定性。结论 自制的兔源5型肺炎特异性血清效价高、线性良好、无交叉,与市售血清具有可比性,工作浓度下稳定性良好,可用于肺炎5型多糖疫苗的多糖含量检测。
  • 综述
    吴芯蕾, 朱润泽, 朱珊丽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4): 245-251.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0912-00008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的生殖道感染可导致女性盆腔炎症、输卵管炎症、异位妊娠和不孕等严重并发症,然而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CT质粒蛋白3(plasmid gene protein 3,Pgp3)的缺失可使CT上行感染致病力减弱、无法诱导上生殖道输卵管的病变,表明Pgp3在CT致病中起重要作用。Pgp3通过抑制宿主细胞凋亡、改善宿主细胞生存状态以及抑制人类抗菌肽等多种机制,维持CT生存并促进其感染上行。Pgp3还可通过促进CT转移并定植于胃肠道,建立CT的持续感染。此外,Pgp3通过诱导产生炎症因子等方式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因此,Pgp3是CT致病的重要毒力因子。此文就Pgp3对CT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技术方法
    章孟学, 郭璇, 王菲, 庞宇, 赵芳, 孙帅军, 杨顺福, 孙成金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6): 360-36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419-00017
    目的 通过对中试研发洁净区环境菌进行监测、收集及鉴定,建立洁净区环境菌库。方法 对中试研发洁净区进行环境监测,将收集到的环境菌(沉降菌、浮游菌和表面微生物)采用形态观察、染色镜检结合基因型微生物鉴定(细菌16S核糖体RNA测序分析)的方式进行鉴定。结果 共分离到89株环境菌,涵盖16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占29%,葡萄球菌属占27%,微球菌属占12%。结论 初步建立中试研发洁净区环境菌库,为开展微生物污染溯源提供技术支持。
  • 综述
    邵卉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6): 397-40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1113-00017
    婴幼儿是罹患流感的高风险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当前我国儿童流感疫苗按病毒型别区分有三价型、四价型;剂型有半剂量(7.5 μg血凝素/0.25 ml)和全剂量(15 μg血凝素/0.5 ml)。研究发现,婴幼儿接种年龄与免疫应答水平呈正相关,增加抗原含量可提升流感疫苗对婴幼儿的免疫效果。我国在近年开始上市应用于婴幼儿的全剂量四价流感疫苗。此文从婴幼儿罹患流感的疾病负担、流感疫苗接种现状、流感疫苗保护效果、免疫原性及安全性、接种意愿等方面,阐述全剂量四价流感疫苗在我国婴幼儿中的应用进展。
  • 技术方法
    马鑫宇, 蔡秋龙, 肖飞, 舒聪妍, 袁月, 陈婕, 常亚军, 王艳萍, 吴爽靖, 周建宏, 樊海青, 熊增平, 高有, 王灿斌, 宋杰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1): 39-45.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620-00043
    目的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PCR,qPCR)建立支原体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选择欧洲药典10.0版2.6.7规定可用于验证的8种支原体,根据支原体16S 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支原体qPCR检测方法,并验证其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结果 成功筛选出采用qPCR检测支原体的合适引物,8种支原体在浓度为105~106 CFU/mL时,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 ,CT)在20~30,相同浓度的细菌对照无CT。除精氨酸支原体的可检测浓度为10~100 CFU/mL外,其他7种支原体可检测浓度均达到10 CFU/mL,10 CFU/mL的支原体CT在35~40之间。特异性检测实验重复3次,对照细菌全部未检出,105~106 CFU/mL的上述8种支原体CT均在20~30,每种支原体3次特异性数据变异系数均小于10%。灵敏度实验重复3次,每次实验各支原体不同稀释浓度CT维持在20~40,变异系数均小于10%。结论 建立的支原体检测qPCR方法特异性较好、灵敏度较高且重复性较好,可为生物制品中可能存在的支原体污染风险的及时控制提供帮助。
  • 流行病学
    王瑶, 张欢, 潘璠, 陈亚飞, 张夏晴, 邵灵, 程凯, 马冰欣, 秦伟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6): 378-383.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428-00019
    目的 调查HBV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母亲所生低体重儿HBV感染及血清学动态变化趋势,分析该类极特殊儿童HBV感染情况及免疫效果。方法 选取六安市24家医院或产科在2016—2021年出生的HBsAg阳性母亲所生低体重儿,分类统计姓名、性别、体质量、早产、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和接种剂数等,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和HBV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浓度,分析比较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结果 研究共纳入172名低体重儿,其中121名完成了血样采集,平均年龄为(3.7±1.7)岁,体质量中位数为2.30 kg,早产儿占58.68%,HepB首针及时接种人数占75.21%,完成HepB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的对象分别有117、4人,HBV感染率为5.79%。在未感染对象中,加强免疫组与基础免疫组的HBsAb 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P=0.026;在未感染HBV且仅完成基础免疫的调查对象中,及时接种HepB、早产、出生体质量均不影响GMC。HBsAb阳性对象中,基础免疫组与加强免疫组相比,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P=0.118),但2组间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5,P=0.024)。在仅完成基础免疫且未感染HBV的对象中,HBsAb阳性率和GMC随接种时间延长而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 六安地区HBsAg 阳性母亲所生低体重儿的HBV感染率较高,HepB接种率较低,HBsAg和HBsAb总水平较低,需加强低体重儿的HepB 0-1-2-7月龄免疫程序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