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制品”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治疗制品
    孙桐, 吴醒, 李然, 梁莹, 樊晓晖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2): 67-7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50111-00003
    目的 探讨溶瘤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激活的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通过分泌颗粒酶A(granzyme A, GZMA)诱导结直肠癌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尤其是焦亡相关蛋白焦孔素B(gasdermin B, GSDMB)表达水平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NDV(NDV1、2、3:0.001、 0.010、0.100血凝单位/mL)与NK细胞共培养16 h,同时设空白对照组(仅培养基)和无NDV刺激的NK细胞对照组。各组分别与GSDMB高表达的SW837和低表达的SW480结直肠癌细胞共孵育后,通过定量PCR和ELISA分别检测NK细胞中效应分子的基因表达及蛋白质分泌水平,通过细胞增殖-毒性和乳酸脱氢酶释放检测评价2种肿瘤细胞株的存活率及焦亡情况,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和GSDMB切割的蛋白质印迹检测验证NK细胞介导的焦亡效应。 结果 定量qPCR和ELISA结果显示,NDV感染上调了NK细胞中GZMA、IFN-γ和穿孔素的基因表达及蛋白质分泌,NDV3刺激组的GZMA(t = 6.70, P = 0.003)和IFN-γ(t = 13.66, P < 0.001)分泌水平最高,且与无刺激对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比于与未刺激的NK细胞共孵育者,与激活的NK细胞共孵育后SW837细胞活力抑制(NDV3-NK效靶比 = 1、2:t = -10.17、-25.94,均P < 0.001)、乳酸脱氢酶(NDV3-NK效靶比 = 1、2:t = 13.70、9.75,均P < 0.001)释放、N端GSDMB(NDV2-NK效靶比=1、2:t = 6.80、3.07,均P < 0.05)均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W837细胞出现质膜气泡化及肿胀等焦亡特征,而SW480细胞虽出现活力抑制和细胞破坏,但焦亡表现不明显。 结论 NDV激活的NK细胞能通过分泌GZMA诱导结直肠癌细胞焦亡效应,尤其在GSDMB高表达的细胞中效果显著。
  • 治疗制品
    肖艳, 张登央, 郭瑶, 余柳婷, 陈纯, 薛红漫, 陈韵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2): 75-81.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1224-00091
    目的 构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Fc与小分子药物DXd偶联物(GM-DXd),并探究其靶向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的治疗效果。 方法 制备靶向GM-CSF受体(GM-CSF receptor,GMR)的GM-DXd,并通过还原性SDS-PAGE鉴定GM-DXd。采用蛋白质印迹检测GM-DXd的生物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AML细胞MV4-11、THP-1对GM-DXd的内化情况,细胞增殖-毒性检测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评价GM-DXd对GMR阳性AML细胞的活性抑制和凋亡诱导能力,蛋白质印迹检测诱导凋亡蛋白的表达。 结果 制备的GM-DXd生物活性稳定,能成功被AML细胞内吞;与未给药组相比,GM-DXd抑制了AML细胞活性(对MV4-11和THP-1细胞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5.91和37.64 nmol/L)并促进AML细胞凋亡(20 nmol/L GM-DXd分别诱导~90%、~60%的MV4-11、THP-1细胞凋亡),细胞杀伤能力比DXd更强。 结论 小分子偶联药物GM-DXd通过靶向GMR能够有效杀伤AML细胞,可以作为治疗AML的潜在药物。
  • 治疗制品
    吕美影, 蒋俊凯, 黄平周, 张航烨, 王迎港, 梁育松, 潘旭耀, 邓钦培, 冯春艳, 许方岩, 胡振湘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2): 82-9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704-00045
    目的 优化表达抗人IL-17A/F单克隆抗体(单抗)的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的培养基,筛选获得高表达且质量可比抗体的国产培养基。方法 用1株表达抗IL-17A/F单抗的CHO细胞,首先筛选出较优的基础培养基和补料培养基组合,并对该组合进行进一步补料策略优化和2 L生物反应器筛选,再经反应器工艺确认比较抗体表达量和产品质量。结果 基础培养基BM-01、补料培养基FM-01和FM-02组合为重组CHO细胞表达抗IL-17A/F单抗最优的培养基组合;其中补料培养基FM-01补料策略为培养第3/6/8/10/12天(3%~7%),补料培养基FM-01∶FM-02的补加体积比例为10∶1。在2 L生物反应器中最终抗体表达量超过6.5 g/L,为原工艺的2倍以上,且产品质量一致性好。结论 使用基础培养基BM-01、补料培养基FM-01和FM-02组合,实现了抗IL-17A/F单抗在CHO细胞中的高表达且质量可比,为国产培养基用于规模化生产抗IL-17A/F单抗奠定了基础。
  • 治疗制品
    公云, 尹光俊, 张少珍, 郭井妹, 曹俊超, 丁芳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6): 337-34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410-00014
    目的 建立基于大鼠淋巴瘤细胞株(Nb2-11细胞)增殖的人生长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hGH)注射液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 采用发光活细胞检测系统测定hGH刺激细胞增殖的情况,并利用四参数拟合分析计算样品相对效价。通过对分析培养基配方(含1%、5%、10%马血清)、细胞处理方式(细胞饥饿处理24 h与细胞不作饥饿处理)及细胞铺板密度(5 000 、8 000个/孔 )的筛选建立检测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9401,选择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耐用性和范围6个验证参数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采用以下条件得到的曲线拟合最优:含5%马血清的分析培养基、细胞饥饿处理24 h、8 000 个/孔铺板密度。hGH制剂缓冲液对检测结果无影响;线性回归方程为y=0.942 8 x + 0.072 6,决定系数为 0.980 9,线性范围60%~140%;不同活性样品的单次实验回收率均在70%~130%之间;验证实验测定结果之间的变异系数均<20%。结论 建立了hGH注射液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该法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耐用性较好,可用于hGH注射液生物学活性检测。
  • 治疗制品
    王明辉, 梁红远, 张坤明, 瞿爱东, 陈哲文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269-27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524-00031
    目的 对抗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4(OX40)单克隆抗体Ab18进行结构优化和生物学活性初步鉴定。方法 采用ELISA检测Ab18与不同物种OX40的种属交叉结合活性。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Ab18与HEK293-hOX40细胞的结合活性。采用报告基因法检测Ab18的阻断活性和激动活性。采用点突变技术对Ab18抗体Fc段进行工程化改造,改变Fc段与Fc受体的亲和力。用ELISA和FCM检测其与人Fcγ受体ⅡB和人新生儿Fc受体的结合活性,用报告基因法检测改造后的Ab18及其突变体抗体的激动活性、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活性。结果 Ab18抗体具有与小鼠、大鼠和恒河猴的种属交叉结合活性,相比对照抗体GBR830和KHK4083,Ab18与HEK293-hOX40的结合活性和阻断活性更强,Ab18与HEK293-hOX40的结合活性半数效应浓度(median effect concentration,EC50)值为366.9 ng/ml,阻断活性半数抑制浓度为657.3 ng/ml。此外,Ab18、GBR830和KHK4083均具有激动活性。Ab18的ADCC活性EC50值为25.7 ng/ml,激动活性EC50值为14.9 ng/ml。Ab18经Fc段改造后,激动活性降低、与人新生儿Fc受体的结合活性增强、ADCC活性保持,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结论 成功优化了Ab18,优化后的抗体具有更好的生物学活性。
  • 治疗制品
    陈团结, 梁红远, 陈湛昊, 王明辉, 瞿爱东, 陈哲文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4): 191-19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1008-00013
    目的 以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分子5(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5,CEA)作为靶点,构建靶向于CEA的噬菌体单链抗体(single-chain fragment variable,ScFv)免疫库,并通过筛选获得靶向该抗原的抗体。方法 通过分子克隆的方法将小鼠脾脏中的抗体序列与噬菌体质粒构建获得重组噬菌体质粒,并经电转化导入大肠埃希菌TG1菌株中,再使用M13KO7辅助噬菌体拯救的方法,从TG1菌株中获得多样化的噬菌体抗体库。使用体外噬菌体库固相亲和筛选的方法,以CEA蛋白为靶点筛选获得高亲和力抗体。结果 成功构建了鼠源抗CEA噬菌体ScFv免疫库,经计算库容量为1.02×108 CFU,并通过筛选获得了靶向CEA的ScFv。结论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了靶向CEA的抗体,为该靶点抗体的筛选奠定基础。
  • 治疗制品
    赵晓瑞, 叶星, 南建军, 郭岚, 徐玺丰, 王倩, 安晨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6): 328-33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0213-00011
    目的 验证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单抗)中残留宿主细胞蛋白(host cell protein,HCP) ELISA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使用商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HCP残留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2种针对不同表位的抗狂犬病毒单抗原液中的残留HCP,并验证该方法的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耐用性、检测限及定量限。结果 2种抗狂犬病毒单抗发酵液稀释10 000倍后检出的HCP含量分别为31.42和19.36 ng/ml。制剂溶液、HEK293F和E.coli培养上清液中未检出HCP。 3种浓度的HCP加标供试品的加标回收率均在80%~120%之间。3种浓度的HCP加标供试品重复性检测结果及中间精密度检测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均<20%。分别对3次残余HCP检测绘制四参数标准曲线,决定系数均>0.990。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孵育时间和显色时间,HCP测定结果在合理的偏差范围内。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和3 ng/ml。结论 抗狂犬病毒单抗中HCP残留量的ELISA定量检测方法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线性及耐用性良好。
  • 治疗制品
    梁红远, 李翱翔, 张坤明, 祝婧烨, 张琳, 邱建华, 赵鑫, 宋效飞, 瞿爱东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5): 247-25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0627-00056
    目的 构建人源化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HER3)单克隆抗体(单抗)并对其成药性进行初步评估。方法 通过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移植对鼠抗HER3单抗进行人源化,然后对骨架区一些位点氨基酸进行回复突变以恢复人源化抗体的亲和力。对重组表达的人源化抗体用聚乙二醇沉淀法检测其在不同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并通过测定内源荧光评估其高级结构。结果 经CDR移植及回复突变的抗HER3人源化抗体具有与嵌合抗体相当的亲和力,且人源化抗体具有较好的溶解度及典型的抗体内源荧光特性。结论 成功人源化了鼠抗HER3单抗,人源化后的抗体具有开发成临床药物的潜力。
  • 治疗制品
    李露, 柳燕, 段胜仲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5): 253-257.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0110-00006
    目的 研究高盐饮食(high salt diet, HSD)对小鼠口腔菌群的作用。方法 将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盐饮食(normal salt diet, NSD)组和HSD组。用含0.4% NaCl的正常盐饲料或含8.0% NaCl的高盐饲料喂养小鼠构建NSD或HSD模型。在NSD或HSD后2周,取口腔结扎丝线进行16S核糖体RNA基因测序。结果 与NSD组相比,HSD组小鼠的口腔微生态在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变。16S核糖体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相对于NSD组,HSD组小鼠的口腔结扎丝线中乳酸菌属和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较低,戴尔福特菌属则相对丰度较高。结论 HSD能够影响小鼠的口腔微生态,特别是降低了乳酸菌属、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了戴尔福特菌属的相对丰度。
  • 治疗制品
    胡云光, 英志芳, 张玉平, 殷安国, 李亚东, 常亚军, 段男, 易力, 宋杰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3): 146-15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20927-00063

    目的  制备高效价兔抗新型冠状病毒血清并研究佐剂对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  将9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c组,分别皮下注射新型冠状病毒混合弗氏佐剂、氢氧化铝佐剂或单磷酰脂A佐剂进行免疫,0、28、42 d各免疫1次。每次免疫前及初次免疫后14 d于耳中央动脉采血,初次免疫后49 d经颈动脉采血,分离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效价检测以及中和试验。结果  经过整个免疫程序后,a、b、c组均能产生高效价抗血清,且a组(6 144.00)最终产生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高于b组(4 437.33)、c组(3 754.67);3组血清均可在中和试验中有效中和KMS2株新型冠状病毒,中和后培养细胞均未发生病变。结论  3种不同佐剂疫苗在新西兰兔体内均可产生高水平的免疫应答。

  • 治疗制品
    刘波, 吴强, 张航, 李小姣, 李伟, 杨春, 吴佳君, 秦婷婷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2): 61-6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20628-00036
    目的 实验室确认静注巨细胞病毒人免疫球蛋白(pH4)(human cytomegalovirus immunoglobulin for intravenous injection,CMV-IVIG)抑制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分别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细胞病变实验测定CMV-IVIG抑制CMV的即早基因1表达和致细胞病变能力,确认CMV-IVIG有效性。结果 即早基因1表达量与病变细胞数量随着制品稀释倍数的增加而增加;27倍稀释的CMV-IVIG可抑制90.77%~95.85%的CMV感染力;103倍稀释的CMV-IVIG可抑制>90%的细胞病变。结论 CMV-IVIG中的中和抗体能特异性中和CMV,阻止CMV感染细胞,且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
  • 治疗制品
    张榕婧, 黄应峰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2): 65-7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21018-00068

    目的  评估Claudin18.2和CD47双特异性抗体(双抗)在小鼠肿瘤模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CB-17 SCID小鼠皮下接种胰腺癌BxPC3-hClaudin18.2细胞或结肠癌HT29-hClaudin18.2细胞,然后经尾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交替给予双抗或抗Claudin18.2单克隆抗体(单抗)、抗CD47单抗,监测小鼠肿瘤体积和质量变化,依据瘤体积抑瘤率(tumor growth inhibition of tumor volume,TGItv)和瘤重抑瘤率(tumor growth inhibition of tumor weight,TGItw)评价双抗疗效。结果  在胰腺癌模型中,低、中、高剂量双抗组的TGItv分别为47.12%、85.90%和86.48%,TGItw分别为44.16%、80.00%和74.46%。在结肠癌模型中,低、中、高剂量双抗组的TGItv分别为39.30%、48.54%和82.27%,TGItw分别为23.29%、31.53%和73.46%;在同一剂量条件下,抗Claudin18.2单抗组、抗CD47单抗组以及双抗组的TGItv分别为26.60%、21.07%和84.99%,TGItw分别为20.59%、16.30%和78.67%。结论  Claudin18.2和CD47双抗可以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且动物体内疗效显著优于各单抗,对于肿瘤有较好的治疗潜力。

  • 治疗制品
    雷韬, 曾金杰, 宋春雷, 伍立恒, 武军政, 李成, 梁洪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2): 71-75.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20922-00062
    目的 探究在研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recombinant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Ⅷ,rhFⅧ)对凝血因子Ⅹa(coagulation factor Ⅹa,FⅩa)生成的促进效果,并与已上市同类产品进行比较;进一步开展rhFVIII对小鼠模型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方法 分别在固定FⅧ、FⅩ、FⅨa中任意2个因子、改变第3个因子浓度时,通过体外实验检测FⅩa活性,测定在研rhFⅧ和市售FⅧ产品的FXa生成速率并比较。A型血友病模型小鼠(HA小鼠)尾静脉单次静脉注射在研rhFⅧ或市售rhFⅧ产品后,检测小鼠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体外实验中,与市售rhFⅧ产品ADVATE、血源性人FⅧ相比,在研rhFⅧ在不同条件下均具有相似或更高的FⅩa生成速率。注射在研rhFⅧ后HA小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50和100 IU/kg剂量下分别为29.43和20.78 s),具有剂量依赖性,同剂量下与市售rhFⅧ产品Xyntha一致。结论 在研rhFVIII与市售rhFⅧ和血源性人FⅧ相比,在体外具有相同的促FⅩa生成活性,且在HA小鼠模型中促凝血效果得到了验证,具备成药性的潜质。
  • 治疗制品
    殷文曲, 余泽琼, 张智, 徐玉娟, 宋桂芝, 周小璐, 邹浩勇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6): 320-32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20224-00016

    目的 建立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porcine anti-human T cell immunoglobulin,p-ATG)药代动力学检测方法并验证,以检测用药后患者血清总p-ATG浓度。方法 采用兔抗猪IgG F(ab')2包被酶标板、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猪IgG作为二抗,建立人血清p-ATG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并验证该方法的标准曲线拟合范围、平行性、精密度、准确度、专属性。用建立的方法对13例患者的不同用药剂量的临床血样进行检测并分析药代动力学。结果 从0.44 μg/ml起始浓度稀释21〜27倍的参考品浓度与吸光度值之间呈现S曲线,决定系数(R2)大于0.99,回收率为89.91%〜112.96%;平行性样品斜率与参考品斜率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绝对值<10%,R2>0.99,R2的CV<5%;板间、板内曲线CV<10%;重复性CV<10%,回收率为94.23%〜101.80%;加标回收率均在99.87%〜104.94%之间;输注p-ATG后患者血清与健康人血清以及输注前患者血清p-ATG浓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P <0.05)。20、25、30 mg剂量用药患者的血样中,p-ATG半衰期分别为20.6、16.6、16.2 d。结论 建立的p-ATG药代动力学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准确度及专属性,可以用于p-ATG临床用药后血清浓度的检测。

  • 治疗制品
    付艳丽 孔涛 郭玉婷 曹扬 梁凌宇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4): 187-19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 311962-20211111-00073
    目的  建立和验证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人抗凝血酶( human antithrombinⅢ,AT-)活性的方法。方法  参照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操作说明书进行AT-Ⅲ活性的检测,并对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AT-Ⅲ活性的方法稳定,仪器自动运行标准曲线的决定系数均>0.980,定标血浆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12~1.23 IU/ml,定标血浆高、中、低值和定量下限稀释样品的效价回收率均在80%~120%范围内,且高、中、低值效价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15%,定量下限稀释样品的效价回收率的RSD<20%,供试品的批内精密度RSD<5%,批间精密度RSD<10%,对3AT-Ⅲ制品及其中间品进行活性检测,每批样品分别测定3次的平均RSD<5%结论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AT-Ⅲ活性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线性、检测范围、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用于AT-Ⅲ生产工艺中活性的检测。
  • 治疗制品
    李小娟 田向斌 赵成梅 冯靖喻 王靖睿 张晓明 朱衍志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4): 191-195.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11227-00090

     目的  评价进行工艺优化后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0.1 ml分装量)与注射用冷冻干燥无菌粉末用氯化丁基橡胶塞覆聚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膜的相容性方法  完成包装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于(25±2)℃、相对湿度(60±5)%的条件下保存6个月,元素杂质、抗氧剂、硬脂酸和棕榈酸、氟化物进行检测,考察胶塞成分是否会向制品中迁移;对制品进行效价、pH、水分、右旋糖酐和蔗糖、氧含量的测定及无菌检查,评价药品质量是否仍然可控 结果 胶塞中元素杂质、抗氧剂、硬脂酸和棕榈酸、氟化物未见向制品中迁移,制品效价为104~119 IU/瓶,pH5.94~6.07,水分最大值为2.5%右旋糖酐和蔗糖含量稳定,氧含量最大值为3.4%,均无菌生长,符合质量标准结论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与胶塞相容性良好,胶塞可用于生产

  • 治疗制品
    付艳丽 孔涛 郭玉婷 曹扬 梁凌宇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3): 136-139.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11019-00066
    摘要 (364) PDF全文 (1071)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验证和评价人抗凝血酶human antithrombin Ⅲ,AT-Ⅲ)生产工艺中有机溶剂/去污剂(solvent/detergentS/D)法联合纳米膜过滤法灭活/去除病毒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S/D法作为AT-病毒灭活工艺,纳米膜过滤法(20 nm孔径)作为其病毒去除工艺,分析病毒灭活/去除工艺对AT-Ⅲ活性的影响;以伪狂犬病毒、辛德毕斯病毒、猪细小病毒、脑心肌炎病毒作为指示病毒,对上述工艺进行病毒灭活/去除工艺效果的验证。结果   S/D法联合纳米膜过滤法可有效灭活/去除脂包膜病毒和非脂包膜病毒,指示病毒滴度下降均>4 lgAT-Ⅲ的生物活性及其各项指标未发生明显改变活性变化<10%结论  研究建立的S/D法联合纳米膜过滤法可有效灭活/去除AT-中的指示病毒,该方法为凝血因子类制品的病毒灭活验证工艺提供了参考。

  • 治疗制品
    柴瑜 苏颖 王斌冰 罗献伟 程晓东 周淑洁 唐继海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3): 140-143. https://doi.org/10.3760/cma.j.cn 311962-20211118-00074
    目的 优化ELISA检测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的cutoff值。方法 372份血清样本分别使用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确定优化的cutoff值,再统计分析优化前后的检测结果。结果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结果:阳性129份,阴性243cutoff值为0.105时ELISA检测结果:阳性230份,阴性142份Kappa检验显示两方法的结果一致性仅为中度(Kappa=0.49P<0.001)。ROC曲线进行分析,得到最佳的cutoff值0.296,此时特异度、正确指数和符合率均优于cutoff值设为0.105时各项指标,灵敏度稍有降低Kappa检验显示两方法的结果一致性升为高度(Kappa=0.85P<0.001)。结论 cutoff值设为0.296时,ELISA的检测结果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结果一致性更好。


  • 治疗制品
    高允鹏 陈祥文 翟朝浩 邵玉娟 张峰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2): 81-8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10726-00042
    摘要 (331) PDF全文 (116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检测献血浆者血浆中循环免疫复合物(circulating immune complex,CIC)补体成分3d(complement component 3d,C3d)含量,分析破伤风特异性免疫对献血浆者CIC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期间,在山东省夏津泰邦单采血浆站和山亭泰邦单采血浆站的献血浆者,分为普通组、常规免疫组和强化免疫组,采用CIC-C3d ELISA试剂检测献血浆者血浆CIC-C3d含量。结果 3组献血浆者CIC-C3d浓度均<16 μg/ml,3组献血浆者CIC-C3d浓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P=0.37)。结论 破伤风特异性免疫对献血浆者体内CIC浓度无明显影响。

  • 治疗制品
    邹浩勇 张智 殷文曲 程文进 薛红刚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2): 85-89.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10525-00026
    摘要 (319) PDF全文 (1046)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优化层析-比色法,并对该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验证;比较优化层析-比色法和层析-积分法,评价两方法测定伤寒Vi精制多糖分子大小的适用性。方法  优化比色法O-乙酰基标准曲线浓度范围,对该方法进行准确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线性和耐用性的验证;应用优化层析-比色法和层析-积分法检测多批次伤寒Vi精制多糖分子大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优化层析-比色法准确度回收率均为100%;样品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2.4%和0.0%,中间精密度RSD均为3.4%,连续5次测定标准曲线,决定系数均大于0.999 0,耐用性RSD为4.6%。优化层析-比色法和层析-积分法在检测伤寒Vi精制多糖分子大小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2,P>0.05)。结论  优化的比色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线性和耐用性,两种方法均可用于检测伤寒Vi精制多糖分子大小。

  • 治疗制品
    陆瑾 梁红远 吴丽娜 瞿爱东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1): 47-51. https://doi.org/10.3760/cma.j.cn 311962-20210108-00003

    目的  重组表达人MHC Ⅰ类链相关蛋白A α3结构域(MHCⅠchain related protein A α3 domainMICA-α3蛋白及自然杀伤细胞受体2Dnatural killer group 2DNKG2D蛋白,制备抗MICA-α3单克隆抗体,并检测其结合功能。方法  构建MICA-α3NKG2D蛋白表达载体,经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菌株表达重组蛋白,通过分子筛、组氨酸标签蛋白层析纯化。用重组MICA-α3蛋白免疫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单克隆抗体用细胞ELISA检测单克隆抗体功能。结果  重组蛋白在大肠埃希菌BL21菌株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筛选得到5株能和表达MICA-α3MDA-MB-453细胞结合的单克隆抗体,且不影响MDA-MB-453细胞与NKG2D结合。结论  制备的MICA-α3单克隆抗体能与肿瘤细胞结合,同时不影响肿瘤细胞与NKG2D结合。

  • 治疗制品
    邹玲玲 杜志如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 44(4): 202-205.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1120-00112
    摘要 (531) PDF全文 (1403)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human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pH4外渗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临床收集1例儿童IVIG皮下渗出的不良反应个案资料,并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对截至202010月国内外报道的37例IVIG皮下外渗病例,分别基础用药信息、肿胀部位、不良反应处理及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例病例中男20例、女16例、不详1例,年龄为1日龄至26月龄,主要为新生儿所有病例均在IVIG皮下渗出后发生不良反应。IVIG皮下渗出后肿胀部位主要位于手背(29.73%)和脚踝(29.73%),其他部位依次为肘部(18.92%)、足背(13.51%)、腘窝(5.41%)、头皮(2.70%)。对肿胀部位应急局部封闭处理后,肿胀消除效果明显,湿性敷料和外用药物有明显效果。结论  IVIG皮下渗出后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输注部位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关系。当儿童使用IVIG发生皮下渗出时,采用文献中提到的方法对相应部位进行处理,可有效缓解和治疗对皮肤组织的损伤。

  • 治疗制品
    陆瑾 梁红远 吴丽娜 瞿爱东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 44(4): 206-21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10108-00002
    摘要 (300) PDF全文 (1121)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重组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DT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融合蛋白,研究其对裸鼠肿瘤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PCR扩增法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NA中获取编码含8-110位氨基酸片段的VEGF8-110基因,并从DT基因中扩增得到编码含1-384位氨基酸片段的DT384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质粒载体pET9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Plys菌株表达重组蛋白,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纯化。将滴有融合蛋白的滤纸放到暴露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孵育24 h后,观察融合蛋白对鸡胚绒毛尿囊膜的影响。对接种肿瘤1周后的裸鼠进行尾静脉注射治疗,第21天处死裸鼠取下肿瘤,测量其体积和质量,观察融合蛋白对裸鼠肿瘤模型的治疗效果。 结果  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构建正确。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包涵体具有高效的复性效果。DT384-VEGF8-110融合蛋白无法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的血管生长,DT384-VEGF8-1102融合蛋白可以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的血管生长,也可抑制裸鼠肿瘤生长。经DT384-(VEGF8-110)2融合蛋白治疗接种Bxpc3胰腺癌细胞的裸鼠,其肿瘤平均质量(t=5.908P<0.001)和平均肿瘤体积(t=4.619P<0.001)均小于对照组。 结论  DT384-VEGF8-1102融合蛋白能够有效抑制裸鼠肿瘤生长。

  • 治疗制品
    蔡慕枫 郭晓奎 仇晓春 郑一宁 秦金红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 44(4): 211-217.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1224-00117
    摘要 (370) PDF全文 (1187)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