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Article”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Original Article
    于培霞* 杨云 王桂琴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 37(1): 10-1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4.01.004
    摘要 (461) PDF全文 (1104)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介导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24在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中表达的可行性,以及IL-24体外对HepG2细胞的抗瘤效应和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IL-24 及空质粒分组转染HepG2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噻唑蓝比色方法测量细胞增殖指数,流式细胞仪研究细胞早期凋亡率及其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IL-24 mRNA成功表达于HepG2细胞中。重组质粒转染组可见明显的凋亡细胞形态,48 h增殖抑制率(F=27.058,P<0.01)、72 h增殖抑制率( F=63.481,P<0.01)和早期细胞凋亡率( F=326.220,P<0.01)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分布呈明显的G2/M周期阻滞。结论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可以有效地介导IL-24在HepG2细胞的表达。IL-24对HepG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阻滞和凋亡诱导效应,G2/M细胞周期阻滞或许是IL-24抗瘤效应的机制。

     

  • Original Article
    常江,王桂琴,李欣欣,于培霞,景刚,王艳红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0, 33(3): 113-119.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0.03.001
    目的  探讨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 DCN)联合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 IL-24)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增殖及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的影响。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 DCN和 pcDNA3.1(+)- IL-24,并利用脂质体将两种质粒转染PBMC。根据转染质粒的不同将PBMC分为空白对照组、脂质体组、空质粒组、DCN组、IL-24组、DCN与IL-24联合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PBMC的增殖,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BMC表面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的表达。采用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重组质粒pcDNA3.1(+)- IL-24构建成功。与其他组相比,DCN与IL-24联合能显著提高PBMC增殖率和IFN-γ分泌量,同时也能上调PD-1的表达水平。 结论  DCN与IL-24双基因联合在体外能促进PBMC的增殖,并能增强PBMC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