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Toggle navigation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检索
E-mail
RSS
×
文章快速检索
“Original Article”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全选
|
Select
Original Article
真核表达载体介导白细胞介素24在HepG2细胞的表达及其体外抗肿瘤效应研究
于培霞* 杨云 王桂琴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 37(1): 10-1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4.01.004
摘要
(461)
PDF全文
(1104)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介导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24在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中表达的可行性,以及IL-24体外对HepG2细胞的抗瘤效应和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IL-24 及空质粒分组转染HepG2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噻唑蓝比色方法测量细胞增殖指数,流式细胞仪研究细胞早期凋亡率及其细胞周期分布。
结果
IL-24 mRNA成功表达于HepG2细胞中。重组质粒转染组可见明显的凋亡细胞形态,48 h增殖抑制率(
F
=27.058,
P
<0.01)、72 h增殖抑制率(
F
=63.481,
P
<0.01)和早期细胞凋亡率(
F
=326.220,
P
<0.01)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分布呈明显的G2/M周期阻滞。
结论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可以有效地介导IL-24在HepG2细胞的表达。IL-24对HepG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阻滞和凋亡诱导效应,G2/M细胞周期阻滞或许是IL-24抗瘤效应的机制。
Select
Original Article
核心蛋白聚糖协同白细胞介素24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
常江,王桂琴,李欣欣,于培霞,景刚,王艳红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0, 33(3): 113-119.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0.03.001
摘要
(268)
PDF全文
(19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 DCN)联合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 IL-24)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增殖及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的影响。
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 DCN和 pcDNA3.1(+)- IL-24,并利用脂质体将两种质粒转染PBMC。根据转染质粒的不同将PBMC分为空白对照组、脂质体组、空质粒组、DCN组、IL-24组、DCN与IL-24联合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PBMC的增殖,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BMC表面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的表达。采用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重组质粒pcDNA3.1(+)- IL-24构建成功。与其他组相比,DCN与IL-24联合能显著提高PBMC增殖率和IFN-γ分泌量,同时也能上调PD-1的表达水平。
结论
DCN与IL-24双基因联合在体外能促进PBMC的增殖,并能增强PBMC的功能。
跳至
页
第1页
共1页
共2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创刊:1978年10月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出版:《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ISSN 1673-4211
CN 31-1962/R
在线期刊
当期目次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次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服务
下载中心
更多...
投稿须知
论著模板
综述模板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论文授权书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