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4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8-10
  

  • 全选
    |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4):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4): 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治疗制品
  • 蒋敏之, 张瑞祺, 侯伟, 桂菁宜, 林皖, 倪一鸿, 徐明月, 孙仡竹, 韩舞乐, 张冉, 姜河, 蔡鑫曈, 郭佳乐, 张俊玲, 王明丽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4): 225-23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1111-00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合成生物学的原理与方法,将自行构建的融合蛋白重组人IFNα2b(recombinant human IFNα2b,rhIFNα2b)-TNFα刺激基因6(TNFα stimulated gene 6,TSG6)在BL21大肠埃希工程菌中高效表达,并检测其抗炎、抗病毒活性。方法 采用Swiss-model软件同源建模法在线预测该融合蛋白的三级结构等;将经密码子优化的人IFNα2bTSG6基因片段通过连接肽连接,构建成含rhIFNα2b-TSG6融合基因的pET-32a重组质粒,转化至E. coli BL21(DE3)菌株,经发酵、包涵体变复性及纯化后获得融合蛋白rhIFNα2b-TSG6。采用SDS-PAGE对其纯度和蛋白含量进行分析,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检测蛋白特异性。采用WISH/水疱性口炎病毒活性检测系统,以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融合蛋白的抗病毒活性。在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肝炎模型中观察该融合蛋白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对IL-1β mRNA水平的抑制。测试rhIFNα2b-TSG6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rhIFNα2b-TSG6符合设计预期。经鉴定,该基因成功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出目的蛋白,蛋白质表观相对分子量约为68 000,表达量达30%~40%。纯化后的rhIFNα2b-TSG6纯度达90%,能分别与抗人IFNα和抗人TSG6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其抗病毒比活性为(1.80±0.16)×106 国际单位/mg,约为单独rhIFNα2b的3.5倍。在小鼠病毒感染肝炎模型中起到明显抑制炎症、保护肝脏的作用。在家兔中血药浓度于24 h达到峰值。结论 在大肠埃希工程菌中高效表达了有明显抗病毒抑炎活性的rhIFNα2b-TSG6,为融合蛋白的规模化生产及临床治疗病毒性疾病打下基础。
  • 疫苗研究
  • 汪馨, 程晓东, 周淑洁, 何佳丽, 程鹏博, 宋菲扬, 柴瑜, 陈霞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4): 233-24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1203-000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柯萨奇病毒B组5型(coxsackievirus B5, CV-B5)的病毒蛋白1(viral protein 1, VP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为后续免疫监测、表位疫苗设计和疾病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ProtParam、SignalP-6.0、DeepTMHMM-1.0、NetPhos-3.1、NetNGlyc1.0、SOPMA、SWISS-MODEL、ABCpred、BCPred和IEDB在线网站预测分析VP1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特征和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 CV-B5 VP1是不稳定且呈碱性的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结构,有1个跨膜结构域。预测该蛋白可能存在33个磷酸化位点和15个糖基化位点。VP1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存在多个潜在的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结论 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CV-B5 VP1进行预测分析,初步判断了VP1的生物学功能及线性抗原表位。
  • 工艺研发
  • 刘环, 张良, 曹璟, 杨帆, 方明阳, 江砚芳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4): 241-24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1216-000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应用DEAE Sephadex A-50凝胶吸附法从去冷沉淀血浆上清液(cryoprecipitate reduced plasma supernatant, CRPS)分离纯化人凝血酶原复合物(human 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 PCC)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凝胶吸附法从CRPS中连续制备3批次PCC制品,对该工艺中PCC原液、半成品和成品的人凝血因子Ⅸ(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Ⅸ, FⅨ)效价回收率、杂蛋白含量、干热病毒灭活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对PCC成品进行检定分析和稳定性试验。结果 以CRPS中FⅨ效价为100%,凝胶吸附工艺中PCC原液、半成品、成品的FⅨ效价回收率分别为(65.0±2.1)%、(56.3±4.2)%、(40.3±1.8)%;原液中杂蛋白含量较低;干热处理前后各项质量指标均合格。PCC成品检定显示,其物理、化学、效价与FⅨ比活性、活化凝血因子活性等质量指标均满足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要求。加速和长期稳定性试验的各项质量指标检测结果与0个月相比虽有所浮动,但均合格。结论 采用DEAE Sephadex A-50凝胶吸附法可成功从CRPS中分离纯化出PCC。
  • 技术方法
  • 刘正玲, 赵勇, 蒋曦, 李娅娴, 杜宋婷, 杨富茜, 赵红, 李亚东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4): 247-25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1106-00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平行性检验在未涉及生理活性生物体的ELISA四参数模型和平行线模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在未进行平行性检验的2种ELISA,肠道病毒71型体外相对效力插值法检测的四参数模型和肠道病毒71型抗原含量检测的平行线模型中,选取不同水平供试品检测数据,对不进行平行性检验获得的结果、平行性检验后偏离平行不显著的结果、平行性检验后偏离平行显著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 不同的数据分析模式均未导致结果波动,变异系数为2.9%~17.9%;将四参数模型插值法与偏离平行不显著结果、插值法与偏离平行显著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除插值法与偏离平行显著结果对比中2.0水平P<0.001(t=0.11)外,其他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平行线模型原始计算方法结果分别与偏离平行不显著结果和偏离平行显著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论平行性检验偏离平行显著与否,其计算结果均与原始计算结果一致,经过数据分析模型筛选、进行过完整的方法学验证的ELISA,能够选择性使用平行性检验。
  • 江莉, 李家奇, 曾昭萍, 吕冰凌, 许敬敏, 汪小磊, 刘菊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4): 253-258.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1010-00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并验证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猪胰蛋白酶残留量ELISA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建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猪胰蛋白酶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准确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耐用性、线性、专属性、检测限和定量限进行验证。结果 供试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2.23%~118.16%。同批供试品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为6.6%~12.1%。不同实验人员、不同实验日期、不同批次试剂盒检测同批供试品的CV分别为8.1%~11.5%、6.7%~8.5%、8.4%~9.6%。在(37±1) ℃温度范围内供试品回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3,P=0.662)。在3.12~20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均大于0.98。方法与供试品基质无交叉反应。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25 和3.12 ng/mL。结论 建立的方法准确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耐用性、线性、专属性良好,适用于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猪胰蛋白酶残留量的检测。
  • 赵丽丽, 张改梅, 陈磊, 谢学超, 王笑天, 黄仕, 李国顺, 顾美荣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4): 259-265.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1022-00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抗原ELISA定量检测方法,用于CV-A16疫苗中抗原的定量检测。方法 以兔抗CV-A16多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鼠抗CV-A16单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CV-A16抗原定量检测的双抗体夹心ELISA,确定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并进行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及耐用性验证。用该方法检测CV-A16疫苗原液以及生产工艺各中间样品的CV-A16抗原含量,考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 建立的ELISA方法线性范围为3.125~400.000 U/mL,决定系数在0.983 9~0.991 3,表明该方法线性良好;检测不同浓度的CV-A16国家抗原标准品,回收率在80%~12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11%,准确度良好;不同抗原浓度的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测定结果的RSD均≤12%,精密度良好;与肠道病毒A组71型、CV-A10、CV-A6抗原以及CV-A16疫苗工艺中的其他成分均无交叉反应,专属性良好;针对不同影响因素设计耐用性试验,回收率均在80%~120%,RSD≤7%,耐用性良好;检测CV-A16原液和制备过程中的中间产品的抗原含量均具有良好的平行性和线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结论 建立了CV-A16抗原定量检测的双抗体夹心ELISA,可用于CV-A16灭活疫苗(Vero细胞)中抗原的定量检测。
  • 曾兰义, 罗辉艳, 彭维, 江虹霞, 廖海棠, 马玉晓, 罗明杰, 刘菊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4): 266-27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1107-00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84消毒剂对乙型脑炎病毒的灭活效果并建立检测方法。方法 依据200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消毒技术规范》,采用悬液定量法,在实验室代表性材料(玻璃、彩钢、聚氯乙烯、不锈钢)表面进行消毒剂-病毒相互作用,通过中和鉴定实验确定合适的中和剂,建立检测方法检测病毒活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常温下,中和剂卵磷脂(10 g/L)、吐温 80(10 g/L)及其中和产物均导致宿主细胞(原代金黄地鼠肾细胞)死亡;中和剂硫代硫酸钠(1 g/L)及其中和产物对宿主细胞无毒性,对细胞生长无影响,对乙型脑炎病毒毒力无影响。故选择硫代硫酸钠(1 g/L)作为中和剂。用84消毒剂对乙型脑炎病毒进行病毒灭活实验,用硫代硫酸钠(1 g/L)中和后,用噬斑法对该混合物进行检测,未检测到乙型脑炎病毒。结论 有效氯含量为800 mg/L的84消毒剂与乙型脑炎病毒反应5 min后即可有效灭活病毒,灭活效果达到预期。
  • 政策法规
  • 赵冰心, 张莹, 周振歆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4): 271-277.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910-00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1年9月启动了国际药品检查合作计划(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operation Scheme,PIC/S)的预加入申请工作,并于2023年11月8日成为正式申请者。PIC/S是国际性的GMP标准制定和推广机构,其GMP指南被广泛认为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权威标准。此文对PIC/S与中国GMP的主文件结构与内容、无菌附录、生物制品附录的异同进行对比和研究,旨在查找和发现差距,为我国药品监管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提供改进措施,不断提升我国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强国际竞争力。
  • 殷伟东, 崔志英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4): 278-28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910-00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WHO技术报告系列(Technical Report Series, TRS)为生物医药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南,涵盖了从产品研发、临床试验到商业化生产、分销运输以及退市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导企业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确保其产品符合国际标准。此文介绍了WHO TRS 的来源、编号原则、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指导意义和TRS本身面临的挑战,从质量管理、厂房与设施、质量控制、生产管理、储存与分销以及核查等方面,汇总罗列了相关的TRS,并对各板块作简要介绍;根据多年的质量管理和WHO预认证的实战经验和体会,分享了如何有效学习WHO TRS,以指导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和加速企业WHO 预认证项目。
  • 樊华伟, 史岚, 邱潇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4): 285-29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50609-00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疫苗派驻检查制度已实施5年多,对保障疫苗安全生产底线、提升企业GMP合规水平成效显著。随着我国深度参与国际药品监管体系(如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国际药品检查合作计划),现行检查机制在国际接轨和专业能力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完善。此文基于上海市疫苗派驻检查“四位一体”协同监管模式的实践和发展,从对标国际化、周密组织实施派驻检查、突出派驻检查重点、优化派驻检查策略等维度进行探讨,旨在构建更科学、高效的疫苗质量监管体系,持续提升监管效能。
  • 综述
  • 孙佳, 李树香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 48(4): 291-299.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1105-00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佐剂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是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等多种疫苗不可或缺的辅助成分。佐剂通过激活和刺激固有免疫细胞,增强机体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佐剂按作用机制主要分为免疫刺激剂和递送系统。此文对目前部分已上市人用疫苗佐剂及新型疫苗佐剂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合理使用现有佐剂及开发新型佐剂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