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4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10-10
  

  • 全选
    |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治疗制品
  • 王明辉, 梁红远, 张坤明, 瞿爱东, 陈哲文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269-27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524-00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抗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4(OX40)单克隆抗体Ab18进行结构优化和生物学活性初步鉴定。方法 采用ELISA检测Ab18与不同物种OX40的种属交叉结合活性。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Ab18与HEK293-hOX40细胞的结合活性。采用报告基因法检测Ab18的阻断活性和激动活性。采用点突变技术对Ab18抗体Fc段进行工程化改造,改变Fc段与Fc受体的亲和力。用ELISA和FCM检测其与人Fcγ受体ⅡB和人新生儿Fc受体的结合活性,用报告基因法检测改造后的Ab18及其突变体抗体的激动活性、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活性。结果 Ab18抗体具有与小鼠、大鼠和恒河猴的种属交叉结合活性,相比对照抗体GBR830和KHK4083,Ab18与HEK293-hOX40的结合活性和阻断活性更强,Ab18与HEK293-hOX40的结合活性半数效应浓度(median effect concentration,EC50)值为366.9 ng/ml,阻断活性半数抑制浓度为657.3 ng/ml。此外,Ab18、GBR830和KHK4083均具有激动活性。Ab18的ADCC活性EC50值为25.7 ng/ml,激动活性EC50值为14.9 ng/ml。Ab18经Fc段改造后,激动活性降低、与人新生儿Fc受体的结合活性增强、ADCC活性保持,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结论 成功优化了Ab18,优化后的抗体具有更好的生物学活性。
  • 疫苗研究
  • 罗献伟, 董燕, 陈霞, 周淑洁, 苏颖, 程鹏博, 宋菲扬, 汪馨, 何佳丽, 程晓东, 林玲, 任明雪, 毛雷婧, 张宁, 徐庆华, 柴瑜, 王斌冰, 夏志才, 龚李敏, 孙辉, 徐海洋, 陈海琴, 张以法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275-28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510-00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安徽省将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纳入免疫规划11年后适龄儿童抗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IgG抗体水平,为进一步完善疫苗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6个市抽取0~11岁健康儿童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采用ELISA定量检测抗A、C、W135、Y群IgG抗体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1 002名儿童,抗Nm A、C、W135、Y群IgG抗体浓度达到保护性水平的儿童所占比例(阳性率)分别为89.82%、92.12%、31.04%、66.87%;中位抗体浓度分别为9.93、10.55、4.63、7.75 μg/ml。不同年龄组人群抗4个血清群 IgG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75、17.70、132.00、122.55,P均<0.05。采用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进行加强免疫的儿童,其抗W135群和Y群Nm 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儿童(χ2值分别为10.30和38.25,P均<0.05)。结论 安徽省0~11岁儿童抗A、C群Nm IgG抗体水平较高,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纳入免疫规划11年后Nm防控效果成效显著。但该人群抗W135、Y群IgG抗体水平仍较低,应加强宣教工作,提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价疫苗的接种率。
  • 工艺研发
  • 陈晓望, 杨文震, 周锋, 张芹, 汪张建, 李贞妮, 闻捷, 许晚, 沈谊清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281-28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1208-00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考察与腮腺炎病毒原液直接接触的一次性储液袋在冻存情况下的浸出物水平,评估使用一次性储液袋冻存腮腺炎病毒原液的安全性。方法 将使用一次性储液袋和标准肖特瓶盛装的腮腺炎病毒模拟料液放置于-60 ℃以下冰箱保存,分别于0、6、12、15个月各取出3份样品,以提取物研究中检出的丙酮、叔丁醇和异丙醇作为靶标物质进行浸出物检测及安全剂量分析。结果 丙酮、叔丁醇和异丙醇在保存周期中均于15个月时出现检出最高峰,浸出物含量分别达到415.02、275.82和936.92 μg/L,且各检测时间节点一次性储液袋浸出物含量均低于允许日接触量或安全评估阈值。结论 使用一次性储液袋冻存的腮腺炎病毒模拟料液的浸出物含量未超出安全范围,安全性风险小。
  • 技术方法
  • 邹浩勇, 余泽琼, 耿鹏, 殷文曲, 王吟, 周小璐, 聂希霖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285-291.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305-0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兔抗人胸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rabbit anti-human thymus/lymphocyte immunoglobulin,r-ATG)药代动力学检测方法并验证,用于检测临床用药后患者血清中r-ATG的浓度。方法 采用鼠抗兔IgG包被酶标板,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作为二抗,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人血清中r-ATG的含量,并对该方法进行线性范围、平行性、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准确性、专属性及不同时间参考品标准曲线浓度的回收率稳定性验证。用建立的方法对5例患者的临床血清样本(血样)进行检测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 以0.25 μg/ml为起始浓度,稀释倍数在21~29之间的参考品浓度与吸光度值呈S曲线,决定系数(R2)>0.99,回收率在90%~110%;参考品与3份血样的线性方程斜率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10%,R2>0.99,R2的CV<5%,平行性较好;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CV<15%,回收率均在90%~110%;准确性验证结果平均回收率均在80%~120%;注射药物的患者血清与健康人血清以及未注射药物的患者血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607、21.949,P<0.01,;参考品在2~8 ℃放置16个月时标准曲线各浓度的回收率均值均在90%~110%,且各浓度不同时间点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15%;5例患者均在给药第5天血药浓度达到最高值,平均半衰期为(6.5±5.3) d。结论 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稀释线性和样本间的平行性、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准确性、专属性,且参考品标准曲线各浓度在不同时间点的回收率稳定性良好,可以用于r-ATG临床用药后血清浓度的检测。
  • 田倩, 漆育林, 刘珣, 章俊, 杜盛华, 刘波, 张聪明, 孙勇, 林涛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292-29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1220-00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验证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血浆和静注巨细胞病毒人免疫球蛋白(pH4)(human cytomegalovirus immunoglobulin for intravenous injection,CMV-IVIG)的巨细胞病毒中和抗体(human cytomegalo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y, CMV-NA)效价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巨细胞病毒人免疫球蛋白国家标准品建立CMV-NA效价检测细胞病变抑制法。采用CMV-NA 血浆和CMV-IVIG验证细胞病变抑制法的重复性、中间精密度、专属性、准确性、耐用性、重现性。结果 血浆和CMV-IVIG的CMV-NA效价重复性验证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和19%。2名实验人员重复检测6次血浆和CMV-IVIG的CMV-NA效价,其F值分别为0.84和0.03,P值均>0.05。不同日期下重复检测6次血浆和CMV-IVIG的CMV-NA效价,其F值分别为0.89和0.55,P值均>0.05。血浆、CMV-IVIG和国家标准品溶液的细胞均无病变。血浆和CMV-IVIG加标样品的回收率均在100%±40%之间。采用不同中和时间检测血浆和CMV-IVIG的CMV-NA效价,F值分别为0.48和0.04,P值均>0.05。采用不同病毒滴度范围检测血浆和CMV-IVIG的CMV-NA效价,F值分别为0.49和0.11,P值均>0.05。2个实验室检测CMV-IVIG的CMV-NA效价,t值为0.69, P值>0.05。结论 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CMV-NA效价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中间精密度、专属性、准确性、耐用性和重现性。
  • 欧阳蕾, 吴佩璇, 师江龙, 张秋, 潘勇兵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297-305.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314-0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NaCl沉淀实验优化7株抗MPXV A35R单克隆抗体(单抗)的标记条件,采用抗体配对实验确定金标抗体与捕获抗体,并优化抗体检测线(T线)及质控线(C线)的点样浓度,建立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检测限、稳定性、重复性、钩状效应和抗干扰性进行检测。结果 7株抗MPXV A35R单抗8D7、10D2、2F5、10G4、7G5、10E4、2D7的最适抗体标记量分别为0.96、0.48、0.96、0.96、0.96、0.96、0.48 μl,金标抗体2D7和检测抗体8D7组合为最佳配对抗体;T线和C线点样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0 和0.50 mg/ml。胶体金试纸条可检测出MPXV,而检测不出其他病毒;MPXV A35R蛋白和灭活MPXV溶液的最低检测限度分别为2.34×10-5 mg/ml和1.00×105 TCID50/ml;阴性样本和阳性样本的显色情况一致;20份试纸条检测样本的显色情况一致;检测MPXV A35R蛋白和灭活MPXV溶液的浓度与显色程度成正比;试纸条不受干扰物的干扰。结论 成功建立了快速检测MPXV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检测范围、稳定性、重复性和抗干扰性,且不存在钩状效应。
  • 邓海清, 杜闪, 王斌, 贾松华, 郭龙静, 朱留强, 王艺霞, 刘建凯, 尹珊珊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306-311.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418-00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并验证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物原液中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的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优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中的流动相、柱温以及流速,建立最优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等进行验证。结果 以10%乙腈为流动相、流速为0.6 ml/min,柱温35 ℃时,RP-HPLC检测方法最优。该方法检测干扰成分试验组和对照组中DMSO含量的相对误差在-2.6%~2.1%,分离度均≥1.5;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决定系数>0.990 0;各浓度水平检测所得的偏倚值均在-5.31%~-0.89%,95%的偏倚置信上限也低于8.0%;不同浓度精密度在0.70%~4.45%,95%的精密度置信上限不超过8.0%;方法综合能力评价显示在4~50 μg/ml范围内方法总变异不超过7.0%,95%/90%容忍区间和95%预测区间均在80%~120%范围内;检测供试品溶液在20 h内峰面积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2.0%。结论 成功建立了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物原液中DMSO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良好,综合评价能力高。
  • 政策法规
  • 周振歆, 赵冰心, 赵宸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312-317.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40116-0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对药品质量安全负主体责任。此文就国内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综述,并对2023年3月1日实施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落实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进行研读,进一步评述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开展药品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和要求。
  • 综述
  • 邢思熙, 许方婧伟, 张云涛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318-32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1205-00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是以病毒为载体递送目的抗原的一种疫苗。病毒载体技术路线早期多用于动物疫苗和难以用传统技术路线开发的病原体疫苗。我国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苗研发布局的5条技术路线中,因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具备可同时产生较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可通过黏膜途径接种以及1剂完成免疫程序等优势而获批上市,并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因预存免疫问题,即存在可能降低疫苗保护效力、为增强免疫原性可能导致安全性风险提升等因素,故上市的重组病毒载体疫苗产品较少。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病毒载体种类日渐增多,并在多种疫苗中得到应用。此文就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发现状进行综述。
  • 朱嘉怡, 侯伟, 张乐谦, 张俊玲, 薛莲, 王琦, 王明丽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325-33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1107-00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癌症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至今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甚清楚。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属于疱疹病毒,感染后可编码多种致癌基因,还可激活多条癌症相关的重要信号通路,启动相关癌症的发生与发展。对乳腺癌、胶质母细胞瘤和肌肉肉瘤等的研究结果报告为上述论断提供了重要证据。此文就HCMV感染后诱导癌变的相关分子机制和临床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HCMV感染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与新靶点。
  • 李美辰, 何成, 周旭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4, 47(5): 331-335.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1124-0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狂犬病是一种在人畜中广泛传播、可感染神经系统且具有致死性的传染病。狂犬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恐水、流涎、狂躁或兴奋等,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发病后100%死亡,狂犬病疫苗仍然是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最有效的策略。此文就中国狂犬病流行病学、狂犬病疫苗株及人用狂犬病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优化狂犬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