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4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3-10-10
  

  • 全选
    |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5):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5): 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疫苗研究
  • 田欣心, 张璐, 汪萱怡, 裘天颐, 邱景璇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5): 241-24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21211-000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新型冠状病毒刺突蛋白(spike,S)进行抗原性聚类与基因型聚簇的关联分析,为疫苗设计的方向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476条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分析S序列的氨基酸进化情况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在抗原抗体结合界面提取抗原表位并对序列进行三维空间结构模拟,将提取表位与模拟结构两两配对计算抗原性距离,构建抗原相似性聚类树。通过比较毒株对应的序列系统发育树和抗原相似性聚类树,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进化与抗原性的关系。结果 新型冠状病毒的系统发育树上不同谱系的毒株分别聚在相应的分支上,其中Alpha分支与Gamma分支相距最远,序列相似度最低;同时Omicron株的BA.1到BA.5分支聚在一起,呈现出高度的序列相似性,且与野生型毒株的距离较远。抗原性的聚类表明,Omicron株的5个谱系的抗原性聚集情况与序列聚类情况不一致,并未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抗原性聚类。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S的抗原性聚类与序列聚类情况可能并不一致,而是更倾向于抗原表位的差异。疫苗设计中,考虑抗原性位点差异特征的设计思路将会比基于家族谱系的设计思路更为有效。
  • 治疗制品
  • 梁红远, 李翱翔, 张坤明, 祝婧烨, 张琳, 邱建华, 赵鑫, 宋效飞, 瞿爱东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5): 247-25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0627-00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人源化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HER3)单克隆抗体(单抗)并对其成药性进行初步评估。方法 通过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移植对鼠抗HER3单抗进行人源化,然后对骨架区一些位点氨基酸进行回复突变以恢复人源化抗体的亲和力。对重组表达的人源化抗体用聚乙二醇沉淀法检测其在不同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并通过测定内源荧光评估其高级结构。结果 经CDR移植及回复突变的抗HER3人源化抗体具有与嵌合抗体相当的亲和力,且人源化抗体具有较好的溶解度及典型的抗体内源荧光特性。结论 成功人源化了鼠抗HER3单抗,人源化后的抗体具有开发成临床药物的潜力。
  • 李露, 柳燕, 段胜仲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5): 253-257.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0110-0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高盐饮食(high salt diet, HSD)对小鼠口腔菌群的作用。方法 将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盐饮食(normal salt diet, NSD)组和HSD组。用含0.4% NaCl的正常盐饲料或含8.0% NaCl的高盐饲料喂养小鼠构建NSD或HSD模型。在NSD或HSD后2周,取口腔结扎丝线进行16S核糖体RNA基因测序。结果 与NSD组相比,HSD组小鼠的口腔微生态在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变。16S核糖体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相对于NSD组,HSD组小鼠的口腔结扎丝线中乳酸菌属和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较低,戴尔福特菌属则相对丰度较高。结论 HSD能够影响小鼠的口腔微生态,特别是降低了乳酸菌属、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了戴尔福特菌属的相对丰度。
  • 技术方法
  • 李榆杨, 彭小欢, 张爽, 德钦, 梁婧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5): 258-26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0104-0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狂犬病病毒滴度直接免疫荧光检测(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DFA)进行优化及验证,使其更好地应用于规模化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不同的病毒培养温度(35、37 ℃)、培养时间(24、48 h)、接种细胞(Vero细胞、BSR细胞)以及稀释倍数(3、5、10倍)对狂犬病病毒滴度进行DFA,并对病毒滴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优化方法进行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验证,并对多个批次样品采用小鼠颅内滴定法和DFA进行滴度检测,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优化的条件为37 ℃培养24 h、接种BSR细胞、5倍系列稀释病毒。DFA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变异系数均小于2%,16份样品的小鼠颅内滴定法与DFA滴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52,且P值小于0.000 1。结论  优化后的DFA快速、准确,且与小鼠颅内滴定法一致性较好,能够替代后者作为狂犬病疫苗规模化生产的质量控制方法。
  • 是翡, 郭慧, 史云凤, 王闽佳, 吴玮, 刘雪颖, 李冬梅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5): 263-267.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0307-00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鼠细小病毒(murine minute virus,MVM)质量对于除病毒膜过滤验证的影响。方法  利用病毒浓缩试剂盒和Sartobind Q离子交换膜在不同条件下对MVM进行两步纯化。采用滤器Virosart HF和Viresolve® Pro Micro Device,使用纯化的MVM进行2种抗体的纳米膜过滤除病毒验证。结果  在2种抗体的纳米膜过滤除病毒过程中,加入两步纯化MVM的样品与未加毒的样品相比通量衰减分别仅从9%增至12%和23%,而加入仅经过病毒浓缩试剂盒纯化的MVM分别从9%增至26%和55%。结论  MVM纯度的提高可改善除病毒过滤验证中的通量衰减。
  • 常亚军, 赵王丽, 葛绕玲, 乔燕, 杨宝嘉, 段男, 易力, 宋杰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5): 268-27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21013-00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微量鲎试剂动态显色法定量检测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inactivated enterovirus 71 vaccine, iEV71)内毒素含量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微量鲎试剂动态显色法,进行标准曲线可靠性验证、干扰试验及3批成品测定,同时与凝胶法检测结果比对。结果  标准曲线可靠性验证线性范围为0.005 0~5.000 0内毒素单位(endotoxin unit,EU)/ml,标准曲线决定系数为0.999,线性良好;干扰试验结果显示,供试品稀释10倍加入0.5 EU/ml标准内毒素测定回收率,回收率为94.4%,满足回收率50%~200%的要求。说明该稀释倍数下供试品对反应无干扰。另外,3批成品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限要求,且与凝胶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微量鲎试剂动态显色法可用于iEV71成品内毒素含量的定量检测。
  • 综述
  • 徐瑞升, 陈玉莹, 李奇林, 谭文松, 蔡海波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5): 273-28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21125-000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临床效果。T细胞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临床常用的过继性免疫细胞,并且在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免疫细胞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引入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催生了CAR-T和CAR-NK细胞疗法。CAR-T和CAR-NK细胞可高效识别肿瘤抗原且肿瘤细胞杀伤效果较好,在多种癌症研究中均有满意的结果,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领域。此文对基于CAR修饰的免疫细胞疗法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概述,并针对其挑战与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
  • 陈团结, 陈哲文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5): 283-288.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30219-00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fragment variable, scFv)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过的重组抗体,保留了抗体的靶向性,同时因为其体积较小而获得了完整抗体不具有的特性,例如渗透性好、易扩散、免疫原性弱、体内存留时间短以及容易表达等。这些特性使得scFv可以作为一种十分理想的靶向性分子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scFv可以与荧光蛋白融合发挥疾病诊断的作用;也可以与化学毒素相连形成免疫毒素用于癌症的治疗;ScFv连接到T细胞上,则构建成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是十分具有前景的癌症治疗技术。此文综述了scFv的相关制备技术,以及一些比较有希望的临床及临床前应用。
  • 潘立鑫, 王冠予, 樊晓晖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5): 289-29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21228-000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2022年以前,猴痘主要在非洲流行,仅少数非洲外的国家报道了猴痘病例。然而,自2022年5月英国报道了1例猴痘病例以来,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报道了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此次猴痘疫情的传播模式不同以往,且病毒的基因组测序结果提示病毒存在微进化迹象。此文对猴痘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防治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猴痘的科学防治提供信息。
  • 程尧, 程小玲, 申瑷琳, 施金荣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5): 295-299.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21108-000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最有效手段,传染性疾病中约80%是由病毒引起的。传统的病毒类疫苗需要经过病毒培养、抗原收获、抗原浓缩、纯化过滤等过程制备而成。由于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必须在细胞内进行,因此细胞基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疫苗的质量。此文对各类细胞基质使用情况及优缺点进行综述,旨在为选择合适的人用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提供参考。
  • 吴熠潇, 谭文松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5): 300-305.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21125-000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公认的预防流感的最佳方法为疫苗接种。近年来,采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生产病毒性疫苗所凸显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时效性优势日益显著,将是未来流感疫苗工业化生产的发展趋势。如何利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关键技术去提高流感病毒的产量,则是加强这些优势的关键所在。此文综述了流感疫苗及其生产方式、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流感疫苗涉及的关键技术以及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中影响病毒扩增效率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