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建立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sackievirus A10,CV-A10)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用于CV-A10生产过程样品和四价手足口病疫苗的质量控制。方法 以纯化的CV-A10抗原分别免疫绵羊和小鼠获得羊免疫血清和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单抗)细胞株,以杂交瘤细胞株免疫小鼠制备腹水,羊血清和小鼠腹水分别经亲和层析后获得纯化羊抗CV-A10多克隆抗体(多抗)和小鼠抗CV-A10单抗。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法测定纯化多抗和单抗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以纯化羊多抗作为包被抗体、小鼠单抗作为检测抗体,进行配对筛选研究,建立CV-A10抗原定量双抗体夹心ELISA;对方法的线性、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范围进行验证,并对CV-A10抗原生产过程中的样品和成品进行检测。结果 纯化抗CV-A10单抗和多抗均具有中和抗体活性。以多抗作为包被抗体、7株单抗作为检测抗体进行配对,其中5株单抗配对成功,选择CY166-14R作为检测抗体用于CV-A10抗原定量检测ELISA的建立;对检测方法进行优化,确定以羊多抗作为包被抗体的使用稀释比例为1:5 000〜1:10 000、小鼠单抗检测抗体稀释比例1 :2 000〜1:4 000。建立的CV-A10抗原定量检测方法范围为0.42〜10. 00 U/ml,线性决定系数≥0. 99;该方法仅能特异性检测CV-A10抗原,与其他抗原或物质(肠道病毒71型、CV-A6、CV-A16、M199、DMEM、Vero细胞蛋白、牛血清)无交叉反应;对高、中、低浓度样品进行测定,测定值/理论值在95%〜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5%以内。结论 建立了 CV-A10抗原定量双抗体夹心ELISA,该方法在一定范围内的线性、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均较好,可用于CV-A10抗原生产过程样品和成品的质量控制,为CV-A10抗原的体外效力评价提供方法学基础。
目的 分析重组HP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的二级结构。方法 取重组HPV16、18、52、58型VLP各1批,均调整蛋白浓度至250〜500 μg/ml,采用圆二色谱远紫外扫描,预测重组HPV VLP的二级结构。结果 重组HPV16 VLP二级结构的预测结果为α螺旋11.7%,反平行β折叠37.1%,平行β折叠4.5%,β转角19.2%,不规则卷曲30.3%;重组HPV18 VLP二级结构的预测结果为α螺旋11.9%,反平行β折叠36.9%,平行β折叠4.6%,β转角19.0%,不规则卷曲30.7%;重组HPV52 VLP二级结构的预测结果为α螺旋12.3%,反平行β折叠37.1%,平行β折叠4.7%,β转角19.0%,不规则卷曲30.2%;重组HPV58 VLP二级结构的预测结果为α螺旋11.7%,反平行β折叠35.3%,平行β折叠4.4%,β转角20.4%,不规则卷曲31.3%。结论 圆二色谱法预测了重组HPV16/18/52/58型VLP的二级结构,该技术可用于重组HPV VLP的结构确证研究。
目的 建立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porcine anti-human T cell immunoglobulin,p-ATG)药代动力学检测方法并验证,以检测用药后患者血清总p-ATG浓度。方法 采用兔抗猪IgG F(ab')2包被酶标板、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猪IgG作为二抗,建立人血清p-ATG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并验证该方法的标准曲线拟合范围、平行性、精密度、准确度、专属性。用建立的方法对13例患者的不同用药剂量的临床血样进行检测并分析药代动力学。结果 从0.44 μg/ml起始浓度稀释21〜27倍的参考品浓度与吸光度值之间呈现S曲线,决定系数(R2)大于0.99,回收率为89.91%〜112.96%;平行性样品斜率与参考品斜率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绝对值<10%,R2>0.99,R2的CV<5%;板间、板内曲线CV<10%;重复性CV<10%,回收率为94.23%〜101.80%;加标回收率均在99.87%〜104.94%之间;输注p-ATG后患者血清与健康人血清以及输注前患者血清p-ATG浓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P <0.05)。20、25、30 mg剂量用药患者的血样中,p-ATG半衰期分别为20.6、16.6、16.2 d。结论 建立的p-ATG药代动力学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准确度及专属性,可以用于p-ATG临床用药后血清浓度的检测。
目的 比较国产物料与进口物料对Vero细胞的培养效果及消化效果,以判断国产物料VirusPro® VP无血清培养基(serum-free medium,SFM)(干粉)和Trpzyme重组胰蛋白酶是否适用于规模化Vero细胞培养。 方法 选取国产物料VirusPro® VP SFM(干粉)和Trpzyme作为实验组,选取进口物料粉剂VP SFM和TryPLe Select作为对照组,在T瓶、10层细胞工厂(10-layer cell factory,CF10)和CF40连续规模化生产中,对特定代次、特定传代规模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总消化时长、细胞收获密度和细胞存活率。结果 各代次中,国产物料组与进口物料组的细胞生长状态均相似且良好。T瓶、CF10和CF40传代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虽然国产物料组的T瓶、CF10、CF40总消化时长(17.33、19.17、19.17 mm)均分别大于进口物料组(9.17、16.33、17.42 mm),但仅T瓶总消化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8,P<0.05)。两组间细胞收获密度及细胞存活率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瓶传代阶段的细胞收获密度(进口物料组:3.03×106 ml-1;国产物料组:3.11×106 ml-1)均高于CF10(进口物料组:1.22×106 ml-1 ;国产物料组:1.13 ×106 ml-1)和CF40(进口物料组:9.90×105 ml-1;国产物料组:8.73×105 ml-1)。结论 国产物料VirusPro® VP SFM(干粉)、Trpzyme均符合规模化Vero细胞培养所需。
目的 探讨RiboGreen法检测mRNA疫苗中mRNA含量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不同裂解液浓度、裂解时间、样品稀释浓度和参比品条件下,使用RiboGreen荧光染料法对不同生产工艺的mRNA疫苗的mRN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在裂解液为0.1%〜2.5% Triton X-100、裂解5〜30 min、样品稀释至mRNA含量0.5〜1.5 μg/ml时,mRNA含量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参比品序列下样品mRNA含量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检测样品的mRNA含量的回收率,初步确定了mRNA疫苗中mRNA含量检测的最适条件。
目的 建立不锈钢载体型过氧化氢蒸汽灭菌生物指示剂总芽孢计数的方法。方法 采用不同洗脱液及不同超声参数组合充分洗脱不锈钢载体上的芽孢,并对其进行激活、培养和计数,以考察生物指示剂的芽孢回收率;通过重复性实验确定其最优试验参数,建立总芽孢计数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精密度和重现性验证。结果 以含0.1%吐温80的灭菌纯化水作为洗脱液,超声频率40 kHz、功率500 W为超声条件作用50 min,芽胞回收率最高可达135.6%,确定该实验参数组合为样品最佳处理条件;3名实验人员分别对3批生物指示剂开展重复性实验,其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在4.0%〜14.8%范围内,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8.4%、11.6%和13.8%,该方法的精密度和重现性达到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要求。结论 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可用于不锈钢载体型过氧化氢蒸汽灭菌生物指示剂芽孢载量计数。
目的 建立和验证分装车间灌装器具清洁确认中铝残留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emission spectrometer,ICP)检测法。 方法 对分装车间玻璃、不锈钢、陶瓷材质器具清洁后,采用擦拭法取样,ICP检测法仪器的参数确定为分析波谱396.152 nm,等离子体射频功率1 150 W,载气流速0.5 L/min,蠕动泵转速50 r/min,观察模式Axial,数据采集3次。检测该方法的系统适应性,并验证方法的线性、定量限、特异性、拭子回收率、准确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及耐用性。结果 该方法铝元素标准品标准曲线的线性良好,线性决定系数为0.999 8。对该方法检测的定量限(5%目标浓度,铝元素标准品1.40 μg/ml)进行6次检测,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3%。该方法的特异性空白材质擦拭溶液响应值为玻璃-125、不锈钢-138、陶瓷-138,均小于5%目标浓度响应值27 852。该方法的6个拭子回收率分别为101.26%、100.34%、100.57%、100.70%、100.56%、100.32%,RSD为0.3%。50%目标浓度(14.05 μg/ml)、100% 目标浓度(28.10 μg/ml)、150%目标浓度(42.10 μg/ml)回收率分别为 76.43%〜77.12%、78.54%〜80.06%、78.67%〜79.44%,均符合规定的要求;6次检测100%目标浓度玻璃、不锈钢、陶瓷的RSD分别为0.4%、0.3%、0.3%。2名分析员在不同时间对100%目标浓度3种材质各做6个平行试验,RSD分别为1.3%、0.8%、0.9%。在ICP载气流量为0.5、0.6 L/min的条件下,将100%目标浓度3种材质擦拭溶液分别进样3次,3种材质的RSD分别为1.2%、0.2%、0.8%。 结论 建立的ICP检测法可用于分装车间清洁验证时铝残留物分析研究。
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HPIV)主要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其中超过一半病例由HPIV-3引起,给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而目前仍然没有批准上市的针对HPIV的有效治疗药物及疫苗。此文就HPIV-3的基本结构、流行病学、感染免疫,以及目前针对HPIV-3疫苗的研发进展做一综述。
狂犬病是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感染后死亡率100%。据WHO统计,全球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狂犬病流行,其中多数为发展中国家;且全球每年约有5.9万人因狂犬病死亡。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是给犬等动物接种狂犬病疫苗,但由于人被动物咬伤或抓伤较为突然,有时无法确定该动物是否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因此发生暴露后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以避免患病。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用狂犬病疫苗逐步更新换代,为人类抵御狂犬病提供了更有效的保护。
抗体药物具有特异性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双特异性抗体(双抗)是指同时结合2个不同抗原或同一抗原2个表位的抗体。与单特异性抗体相比,双抗具有高度特异性,增强了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已有多种双抗药物获批上市,进入临床研究的双抗药物数量不断增加。双抗药物的形式持续在更新,应用范围也在扩大,在未来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此文就目前已有的双抗类型、作用机制及目前双抗制备上面临的困难等进行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