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4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8-10
  

  • 全选
    |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4):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4): 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疫苗研究
  • 张雨薇 彭言峰 刘双军 陈子杨 韩德明 李景良 常军亮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4): 181-18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11129-000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制备抗汉城病毒Seoul virusSEOV)荧光单克隆体(单抗)初步应用于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原液病毒灭活验证。 方法  SEOV L-99株灭活病毒原液为免疫原,采用小鼠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筛选抗SEOV特异性单抗杂交瘤;小鼠体内诱生法制备单抗腹水,蛋白A亲和层析纯化单抗,并以蛋白质印迹法鉴定其特异性;间接ELISA测定单抗效价和相对亲和力;纯化单抗采用搅拌法标记异硫氰酸荧光素,并分别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与小鼠脑内接种法对Ⅱ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原液进行病毒灭活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4株特异性抗SEOV L-99杂交瘤1D52E33A45B7蛋白质印迹法鉴定4株单抗均与SEOV L-99核衣壳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ELISA测定腹水效价为3.13×10-8~ 1.25×10-7;相对亲和力顺序为1D5>3A4>2E3>5B7;纯化抗体纯度>95%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1D5株单抗的结合比率为3.4;直接免疫荧光法与小鼠脑内接种法检测盲传3代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原液,病毒灭活验证结果一致结论 成功筛选到高效价特异性抗SEOV单抗,并制备荧光单抗,用于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生产工艺中病毒灭活验证。

  • 治疗制品
  • 付艳丽 孔涛 郭玉婷 曹扬 梁凌宇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4): 187-19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 311962-20211111-00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和验证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人抗凝血酶( human antithrombinⅢ,AT-)活性的方法。方法  参照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操作说明书进行AT-Ⅲ活性的检测,并对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AT-Ⅲ活性的方法稳定,仪器自动运行标准曲线的决定系数均>0.980,定标血浆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12~1.23 IU/ml,定标血浆高、中、低值和定量下限稀释样品的效价回收率均在80%~120%范围内,且高、中、低值效价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15%,定量下限稀释样品的效价回收率的RSD<20%,供试品的批内精密度RSD<5%,批间精密度RSD<10%,对3AT-Ⅲ制品及其中间品进行活性检测,每批样品分别测定3次的平均RSD<5%结论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AT-Ⅲ活性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线性、检测范围、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用于AT-Ⅲ生产工艺中活性的检测。
  • 李小娟 田向斌 赵成梅 冯靖喻 王靖睿 张晓明 朱衍志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4): 191-195.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11227-000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进行工艺优化后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0.1 ml分装量)与注射用冷冻干燥无菌粉末用氯化丁基橡胶塞覆聚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膜的相容性方法  完成包装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于(25±2)℃、相对湿度(60±5)%的条件下保存6个月,元素杂质、抗氧剂、硬脂酸和棕榈酸、氟化物进行检测,考察胶塞成分是否会向制品中迁移;对制品进行效价、pH、水分、右旋糖酐和蔗糖、氧含量的测定及无菌检查,评价药品质量是否仍然可控 结果 胶塞中元素杂质、抗氧剂、硬脂酸和棕榈酸、氟化物未见向制品中迁移,制品效价为104~119 IU/瓶,pH5.94~6.07,水分最大值为2.5%右旋糖酐和蔗糖含量稳定,氧含量最大值为3.4%,均无菌生长,符合质量标准结论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与胶塞相容性良好,胶塞可用于生产

  • 工艺研发
  • 杨希飞 刘少祥 胡高翔 周阳 黄攀 张华 张莉 杨坤 张飞伟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4): 196-199.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11215-000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喷雾式添加氨水制备氢氧化铝佐剂,分析其对佐剂质量批间一致性的影响。 方法  分别以喷雾和流加方式添加氨水至三氯化铝溶液各制备3批氢氧化铝佐剂,比较两种氨水添加工艺制备的佐剂粒径、pH、外观等质量指标。 结果  喷雾方式添加氨水制备的3批佐剂平均粒径为(96.7±8.6) nm,pH为4.93±0.02,透析后沉淀量为(20.9±0.4) g/L;流加方式添加氨水制备的3批佐剂平均粒径为(161.0±24.7) nm,pH为4.85±0.06,透析后沉淀量为(105.6±13.8) g/L。相较于流加,以喷雾式添加氨水制备3批佐剂为均一的乳白色悬液,粒径更小,透析后透析袋底部大颗粒沉淀明显减少,批间一致性更好。 结论  采用喷雾方式将氨水加入三氯化铝溶液中,可使氨水与三氯化铝溶液接触更加充分,产物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氢氧化铝佐剂外观、粒径、pH等质量指标的批间一致性。
  • 曹欣 徐永学 刘艳丽 高志鑫 宁云云 王元泽 王研研 郝倩 尹珊珊 刘建凯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4): 200-20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20216-0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应用脱氧胆酸钠沉淀和离子交换色谱技术纯化5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的方法。方法  5型肺炎球菌发酵液经离心、超滤、脱氧胆酸钠沉淀处理后,再经过Capto Q离子交换层析,得到精制多糖原液。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的相关制检规程对精制多糖原液进行检定分析。结果  发酵液中蛋白质和核酸杂质去除率分别达到97.0%99.9%以上,糖醛酸含量不低于18.4%,氨基己糖含量不低于22.7%,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且多糖收率达到60.0%以上。结论  建立5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纯化工艺可替代使用乙醇或苯酚的工艺,且操作步骤简便,具有很好的规模化应用前景。
  • 技术方法
  • 敖嘉 蒲蕾东 邓雪莲 陈超 钱莉 宗健 唐倩 陈晓燕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4): 205-209.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11201-000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支原体检测用培养基存放在15~25 ℃不同时间的质量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支原体肉汤、支原体半流体、精氨酸支原体肉汤、精氨酸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灭菌后在15~25 ℃存放021354970d,检测各时段4种培养基的外观、pH值和灵敏度,综合分析3个质量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引起变化的因素。结果  4种支原体检测用培养基的3个质量指标相互作用,均随存放时间延长而变化:存放21 d内,支原体肉汤和半流体培养基内环境变化最剧烈,颜色变化明显,pH下降较快;存放35 d内,4种培养基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不同稀释度的对应支原体生长管数均达到接种管数的2/3或以上。结论  4种支原体检测用培养基在15~25 ℃存放35 d,质量符合标准;存放过程中,分装容器的密封性决定溶于培养基的空气总量,进而影响培养基的质量稳定性。
  • 苏文浩 黄秋芳 任秀秀 赵婷婷 王轶男 李实实 王晓杰 张晓焕 卫江波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4): 210-21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20107-0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两种支原体快速检测方法在病毒载体制品中的适用性和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基于PCR技术的两种支原体核酸扩增检测方法,对分别表达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抗原gD和ICP27的重组仙台病毒载体疫苗(SeV-dF/HSV-2 gD、SeV-dF/HSV-2 ICP27)收获液及纯化液进行支原体检测,探究其的特异性和最低检测限,并对多个批次的收获液及纯化液进行测定。 结果  普通PCR法在对本制品病毒收获液检测时无明显PCR抑制现象,但对病毒纯化液检测时发生明显的PCR抑制,并且未能检出100 CFU/ml限度的口腔支原体和肺炎支原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对本制品病毒收获液和纯化液的支原体检测中均无PCR抑制发生,且该方法对口腔支原体、肺炎支原体等多种支原体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 CFU/ml,其中对口腔和肺炎支原体核酸拷贝数检测灵敏度可达到每毫升50基因组拷贝。 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具有更高特异性和灵敏性,适用于作为质量内控方法快速检测病毒载体制品,及时发现支原体的污染,保证制品质量。
  • 江莉 吕冰凌 陈守彬 罗静 罗珊 曾昭萍 袁良玉 刘菊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4): 217-221.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11108-00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ELISA检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中庆大霉素残留量的数据拟合模型,以验证和优化定量检测系统。方法 采用商品化庆大霉素残留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进行庆大霉素残留量检测,通过二次多项式模型、对数线性模型和四参数logistic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分析比较各模型的决定系数(R2)、实验点分布、回收率等指标。结果 二次多项式模型、对数线性模型和四参数logistic模型的变量显著性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2均值分别为0.997 00.994 40.999 3,二次多项式模型和四参数logistic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各拟合模型的标准品实验点在标准曲线两侧的分布都较为均匀,四参数logistic模型最佳,尤其是在中低浓度范围(0.1~0.9 ng/ml);各拟合模型在0.1~8.1 ng/ml浓度范围的标准品回收率均达到中国药典要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次多项式模型、对数线性模型和四参数logistic模型均适用于ELISA检测庆大霉素残留量的数据分析,其中二次多项式模型和四参数logistic模型拟合较好,这对持续优化该项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综述
  • 郭宇航 何成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4): 222-227.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10309-0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骨骼是一种动态组织,由大约70%的矿物质和30%的有机成分组成,通过持续的形成和吸收维持。骨形成和吸收障碍导致代谢性骨病,如骨坏死和骨质疏松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及其配体(RANK ligandRANKL)相关细胞因子参与或调节这一动态平衡。此文就RANK-RANKL-OPG系统及其治疗骨质疏松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游洪伟, 张静, 葛灵睿, 王磊, 尹曼曼, 唐慧, 吴浩飞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4): 228-233.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10923-00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带状疱疹是由人体内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复发感染导致的感染性皮肤病,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与年龄增长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人群在儿童期发病表现为水痘,成年之后发病表现为带状疱疹。我国每年有近300万成年人罹患带状疱疹,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全球已上市的带状疱疹疫苗主要是美国默沙东公司Zostavax以及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Shingrix文就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及国内外相关带状疱疹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为我国带状疱疹疾病的预防及疫苗的开发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何浩 陈杰 蒋敏之 吴博 许智勇 张俊玲 何茂章 王明丽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 45(4): 234-24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11129-000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IL-37属于细胞因子IL-1家族,有IL-37a-IL-37e5种不同的亚型。近年来研究发现,IL-37是一种抑制炎症的双功能细胞因子,既可以直接在细胞内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也可以分泌至细胞外,作用于自身或周围细胞的膜受体。此文就IL-37的主要生物学活性及其抑制炎症的相应机制,以及IL-37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抑炎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