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4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6-10
  

  • 全选
    |
    新型冠状病毒专题
  • 王慎玉 陈直平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 44(3): 121-128.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10228-0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研发的快速推进,数十种疫苗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数种不同类型COVID-19疫苗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获批使用。疫苗的安全性始终是专家和公众都密切关注的重点之一。此文系统总结并分析了目前已公开发表或官方发布的COVID-19疫苗上市前后安全性数据,为全面理解疫苗安全性,增强公众对疫苗的信心,同时更好地开展疫苗大规模应用后安全性监测和信号挖掘提供科学参考。

  • 胡勇 周志军 岳胜兰 冯璐 林连珍 梅宇 谢勇 周东波 何彦林 李陶敬 李策生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 44(3): 129-13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1019-00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刘敏 朱琳 何成 田石华 秦荣浦 李珺 江筠 张慧颖 楼觉人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 44(3): 133-138.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0904-000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毕赤酵母细胞中稳定表达经连接肽连接的HBsAg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糖蛋白(glycoproteingE的重组蛋白,并进行初步纯化及颗粒性验证。方法  构建HBsAg-gE的四拷贝重组表达质粒,经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化至毕赤酵母KM71细胞中,甲醇诱导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和ELISA检测表达的重组蛋白,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凝胶排阻层析初步纯化后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HBsAg-gE四拷贝重组质粒经双酶切鉴定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经免疫印迹法检测,可以与小鼠抗gE单克隆抗体及抗HBsAg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相对分子质量约90 000。经ELISA检测HBsAg呈阳性。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后,重组蛋白聚集在40%55%区带之间,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直径约20 nm左右的病毒样颗粒结构。结论  成功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了HBsAg-gE病毒样颗粒,为在酵母系统中表达水痘-带状疱疹重组疫苗奠定了基础。

  • 关文竹 火文 傅生芳 高晶晶 马超 李雄雄 王云瑾 董晖 白慕群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 44(3): 139-145.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0916-00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3型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3HPIV3)感染小鼠模型,并研究免疫应答特点。方法 用HPIV3兰州分离株HPIV3LZ1728C19毒株鼻腔接种BALB/c小鼠,每天检测体温和体质量用ELISA检测血清HPIV3特异性IgGIgA滴度,实时定量PCR检测鼻腔灌洗液和肺组织病毒滴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肺、脾淋巴细胞中的HPIV3特异性IFN-γ CD4+IFN-γ CD8+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淋巴细胞中分泌HPIV3特异性IgG/IgA的B细胞,肺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感染后3天,小鼠鼻腔和肺病毒负载量分别到达峰值104拷贝/ml鼻洗液和107拷贝/g组织,肺部发生炎症性病理变化。感染组早期体质量增加显著滞后于对照组感染后第3天:t=4.64,P<0.05感染组血清中HPIV3特异性IgGt=2.94P<0.05IgA水平(t=18.66P<0.05显著增高,外周血、肺、脾均出现HPIV3特异性抗体分泌淋巴细胞。病毒感染诱导小鼠肺产生记忆性IFN-γ CD8+ TIFN-γ CD4+ T细胞应答,脾和外周血产生IFN-γ CD4+ T细胞应答。结论 成功建立了HPIV3感染小鼠动物模型,感染小鼠产生了显著的肺黏膜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 高允鹏 陈祥文 翟朝浩 邵玉娟 张峰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 44(3): 146-148.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0914-000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两种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对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  将献血浆者按照基础免疫剂量分成两组,第1组初次免疫2剂,第2次、第3次各免疫1剂;第2组初次、第2次、第3次均免疫1剂;两组间隔时间一致。在初次免疫后第142842567084,检测献血浆者血浆中狂犬病抗体效价,考察是否符合单人份生产用原料血浆抗体效价标准(≥8 IU/ml)。结果  初次免疫后第142842天,第1组献血浆者抗体阳转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值分别为4.658.694.11P0.05);仅在初次免疫后14 d,第1组抗体效价≥8 IU/ml的比例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5.45P0.05);距初次免疫第567084天两组血浆抗体效价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免疫程序期间大剂量的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能取得较好的免疫应答效果,但在长期抗体水平方面与小剂量注射程序无明显差异。

  • 田石华 秦荣浦 江筠 刘敏 张慧颖 李珺 何成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 44(3): 149-15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0426-00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检测聚乙二醇化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polyethylene glycolylated  glucagon like peptide -1 analoguePEG-GLP-1a)生物活性的报告基因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 方法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表达载体和分泌型碱性磷酸酶(secreted alkaline phosphatase, SEAP)报告基因载体瞬时共转染HEK293T细胞,培养后加入PEG-GLP-1a刺激细胞分泌SEAP,使用SEAP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进行测定,并验证其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稳定性等指标。 结果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和SEAP双载体瞬时共转染的HEK293T细胞对PEG-GLP-1a具有强反应性。使用该方法测定PEG-GLP-1a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加标回收率为97.6%~102.23%,准确性较好不同测定日期的日内半数效应浓度变异系数都小于10.22%,不同测定日期的日间半数效应浓度变异系数都小于13.02%结论  报告基因法可以用于PEG-GLP-1a的生物活性检测。

  • 孙博 赵军 任玉卓 庞慧娟 王开敏 隋波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 44(3): 153-157.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0720-00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筛选阳性对照病毒在不同细胞基质的最适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优化水痘减毒活疫苗外源病毒因子检查法(细胞培养法)。方法 细胞病变观察: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以0.0050.0100.020MOI分别接种Vero2BSMRC-5细胞,培养7 d后观察细胞病变,病变较典型时对应的MOI即为最适MOI。血细胞吸附观察:将牛副流感病毒3型以0.10.20.4MOI分别接种Vero2BSMRC-5细胞,培养7 d分别于2~8 ℃20~25 ℃放置30 min,观察血细胞吸附,血细胞吸附较典型时对应的MOI即为最适MOI结果 Vero2BSMRC-5细胞水痘-带状疱疹病毒MOI分别为0.0200.0100.005时,30%~50%细胞出现典型病变;Vero2BSMRC-5细胞牛副流感病毒3MOI分别为0.10.20.4时,30%~50%细胞出现典型血细胞吸附。结论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Vero2BSMRC-5细胞的最适MOI分别为0.0200.0100.005;牛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Vero2BSMRC-5细胞的最适MOI分别为0.10.20.4

  • 刘琛 李兴航 孟子延 夏志武 年悬悬 龚铮 韩天 闫璐瑶 张家友 刘雄 杨晓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 44(3): 158-16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0828-000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不同胰蛋白酶及消化后是否弃去胰蛋白酶对Madin-Darby犬肾(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细胞消化效果的影响,并评价培养基中添加胎牛血清对减轻胰蛋白酶细胞毒性的作用。方法  选用5种胰蛋白酶分别消化MDCK细胞,消化5 min后弃去胰蛋白酶为弃去组不弃去为保留组。观察消化过程记录细胞达到不同状态所需的时间。完全消化后检测细胞的活率、结团率、直径。以不同浓度的胰蛋白酶消化MDCK细胞,按培养基是否添加胎牛血清分为含血清和无血清组,检测细胞活性。 结果  重组胰蛋白酶消化时间长于动物源胰蛋白酶保留和弃去组细胞活率均值都大于94.77%,结团率均值均大于34.56%,直径均值分别为17.3316.97 μ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2, P<0.001。细胞活性随胰蛋白酶添加量呈现梯度变化。含血清和无血清组的细胞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45, P<0.001)。 结论  5种胰蛋白酶均可完全解离贴壁MDCK细胞,其中重组胰蛋白酶消化时间较长,作用温和,比较适合生产。弃去胰蛋白酶再继续消化的做法可行且有益,胰蛋白酶浓度对细胞活性有影响,胎牛血清可以减轻胰蛋白酶的潜在毒性 

  • 张学成 潘若文 马力 王承勖 谢来峰 周铮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 44(3): 163-16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0909-000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戴龙 王瑾彦 王健 王晓璇 王昭 闫磊 刘虹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 44(3): 167-169.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0417-00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确认洁净区使用消毒剂的消毒方式,保证对洁净区的有效消毒。方法  选取新洁尔灭和过氧乙酸对洁净区进行消毒,取样检测微生物限度并检测消毒剂残留,考察消毒面积、接触的不同材质、消毒剂作用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  采用任一种消毒剂,每4平方米更换1次完全浸湿消毒剂的无尘抹布,消毒剂与待消毒界面接触5 min后,微生物消杀效果最佳;使用清洁剂进行二次擦拭后,消毒剂残留量不影响人员健康及产品质量。结论  确定了适用于洁净区有效消毒的消毒方式。
  • 综述
  • 闫璐瑶 张家友 杨晓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 44(3): 170-17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0409-00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宿主细胞残留DNA是指可能出现于生物制品中的来自宿主细胞的DNA片段。用传代细胞株生产的生物制品,其宿主细胞残留DNA可能会传递肿瘤或病毒相关基因,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各国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对宿主细胞残留DNA残留量有着严格的限度控制,同时各国药典也提供数种经典的检测方法。建立合适的宿主细胞残留DNA检测方法有助于监测生产工艺,确保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此文对宿主细胞残留DNA潜在的危害、国内外监管机构对宿主细胞残留DNA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以及各方法的特点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李肖雅 吴金妍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 44(3): 175-18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0703-00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感病毒表面含有丰富的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以多种方式参与病毒复制,并促进病毒颗粒从受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和传播。NA与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有关,NA抑制(NA inhibitionNI)抗体在免疫应答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目前生产工艺、疫苗类型等原因,疫苗中的NA含量/活性存在差异,如何准确检测疫苗中的NA含量/活性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检测方法的开发更加有利于全面分析流感疫苗的有效成分,为评估流感疫苗保护效果提供更多的手段。最新的流感病毒NA含量/活性NI抗体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