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4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08-10
  

  • 全选
    |
    新型冠状病毒专题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0, 43(4): 157-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特定的疾病领域会被确立为WHO的研究与产品开发重点。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其相关疫苗产品的目标产品特性的制定工作已于“COVID-19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制定研究路线图”会议举办之后启动。本文件面向的读者包括:疫苗科学家、疫苗产品研发机构、疫苗生产机构和出资机构等。
        详情请下载全文。

  • 刘延刚 任浩 戚中田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0, 43(4): 160-163.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311962-20200210-0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是新近分离鉴定的第7种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已确认为目前正在暴发流行的COVID-19的病原体。SARS-CoV-2可在COVID-19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鼻咽拭子、血液等样本中检出,细胞分离培养相对容易。鉴于病毒培养分离和病原学鉴定对病毒复制增殖、致病免疫、检测诊断和特异防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此文就SARS-CoV-2分离、病原学鉴定以及根据宏基因组测序的反向病原学研究现状与进展做一综述。
  • 论著
  • 王亮 程庆 谢蕾 陈哲文 景辉 马雷钧 郁佳俊 富宁 吴金妍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0, 43(4): 164-17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0210-0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细胞基质分析新建人二倍体细胞MRC-5主细胞库,并通过主细胞库变更前后所制的水痘减毒活疫苗(水痘疫苗)可比性研究,分析新建主细胞库对水痘疫苗质量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对新建MRC-5主细胞库、工作细胞库和生产终末代细胞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和企业质量标准进行抽样检定,并传代至超高代次细胞进行传代稳定性研究,对比细胞生长与细胞计数。用新建主细胞库连续试生产3批水痘疫苗并进行工艺验证,分析疫苗原液及成品的质量结果,并考察水痘病毒基因序列和产品稳定性。结果 新建主细胞库、工作细胞库及其他各代次细胞在传代过程中生长良好,细胞计数正常,检定结果均符合质量标准。试生产的水痘疫苗工艺合格,变更前后生产的疫苗水痘病毒基因序列无差异;病毒滴度均为4.0 lg噬斑形成单位(plaque-forming unit,PFU)/0.5 ml,热稳定性试验结果均为3.4 lgPFU/0.5 ml,水分含量均不高于1.5%,符合企业注册标准;质量稳定性趋势基本一致。结论  建立的人二倍体细胞MRC-5主细胞库各项检定结果合格。用新细胞库试生产的水痘疫苗质量和稳定性与变更前的一致。
  • 景辉 蒋加庆 陈浩 郁佳俊 张颖 尹霄君 尹梦梦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0, 43(4): 171-175.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0219-0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卡介苗)关键质量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为生产工艺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用统计软件(Minitab 17和SPSSAU)对211批卡介苗的菌种代次、半成品沉降率、半成品活菌数、成品活菌数、成品效力和成品渗透压摩尔浓度等关键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寻各指标间相互影响的规律。结果  第6、9和12代卡介菌生产的卡介苗成品活菌数均值分别为5.07×106、5.49×106和6.02×106 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CFU)/mg,Pearson相关系数为0.200(P<0.05),成品活菌数随卡介苗生产用菌种代次的升高而略有增加。半成品沉降率处于0.00%~7.99%、8.00%~12.00%和12.00%~20.00%的卡介苗成品活菌数均值分别为5.57×106、5.52×106和5.06×106 CFU/mg,Pearson相关系数为-0.182(P<0.05),成品活菌数随半成品沉降率提高而略有降低。半成品活菌数处于1.00×107~1.99×107、2.00×107~2.99×107和3.00×107~4.00×107 CFU/mg的卡介苗成品活菌数均值分别为4.61×106、5.69×106和6.53×106 CFU/mg,Pearson相关系数为0.537(P<0.05),成品活菌数随半成品活菌数增加而显著增加。成品活菌数处于1.00×106~3.99×106、4.00×106~5.99×106和6.00×106~8.00×106 CFU/mg的卡介苗成品效力均值分别为17.61、16.51和16.55 mm,Pearson相关系数为-0.187(P<0.05),成品效力随成品活菌数增加而先略有降低再趋于平稳。成品活菌数处于1.00×106~3.99×106、4.00×106~5.99×106和6.00×106~8.00×106  CFU/mg的卡介苗成品渗透压摩尔浓度均值分别为363.61、363.21和368.68 mOsmol/kg,Pearson相关系数为0.210(P<0.05),成品渗透压摩尔浓度随着成品活菌数增加而略有升高。结论  在企业标准范围内,成品活菌数受半成品活菌数的影响较大,受菌种代次、半成品沉降率的影响较小。成品活菌数对成品效力和成品渗透压摩尔浓度的影响较小。
  • 但傲欢 曾华英 张伟 邹莎莎 张玉洁 陈思 邓前 刘威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0, 43(4): 176-18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191126-00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并验证测定14型肺炎球菌多糖(pneumoco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serotype 14,PS14)浓度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采用Protein G亲和层析纯化兔血清,得到兔抗PS14多克隆抗体(多抗)。以鼠抗PS14单克隆抗体(单抗)为捕获抗体,兔抗PS14多抗为检测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山羊抗兔IgG为二抗,PS14为参考品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确定鼠抗PS14单抗和兔抗PS14多抗的工作浓度,建立标准曲线,并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和特异性,考察佐剂对该方法的影响。结果  鼠抗PS14单抗的最适工作浓度为5 μg/ml,兔抗PS14多抗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 μg/ml,标准曲线的范围为9.375 ~ 600.000 ng/m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测定多糖样品的PS14回收率为110% ~ 140%,多糖蛋白结合物样品的PS14回收率为90% ~110%。平均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是5.64%和7.14%。13价结合物混合样品的PS14回收率为85% ~100%;含有佐剂的疫苗样品的PS14回收率为85% ~110%。结论  成功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该方法准确性、精密度、特异性良好,且检测结果不受佐剂的影响,具有一定耐用性。
  • 李黎 施金荣 郭靖 杨爽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0, 43(4): 181-18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0305-00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用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同一厂家不同批次宿主细胞蛋白(host cell protein,HCP)残留检测试剂盒测量差异性。方法 用3个不同批次(A、B、C)试剂盒在检测浓度范围内测定不同浓度样品的HCP残留。应用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测定结果。结果 批次A与批次B、C之间测量结果相关系数均>96%(P<0.01)。批次A和B测定结果回归等式为Y=-0.39+1.00×X,截距95%置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 -0.67~0.24,斜率95% CI 1.00~1.01;批次A和C测定结果回归等式为Y=-2.23+1.02×X,截距95% CI -1.16~-4.4.8,斜率95% CI 1.00~1.04。结论 批次A和B测定结果一致性良好,批次A与C测定结果存在误差。Passing-Bablok回归可用于不同批次间试剂盒检测差异性分析。
  • 综述
  • 姚崧源 孙述学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0, 43(4): 185-189.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0325-00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一种由脑膜炎奈瑟球菌引发的严重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多糖-蛋白质结合疫苗的应用,大部分于人群中广泛流行的致病性脑膜炎奈瑟球菌(血清A、C、W135、Y群)已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这也导致B群脑膜炎奈瑟球菌引发的流脑的占比增多。此文综述了目前已发现的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候选抗原,以及基于这些抗原已经获批和正在研发的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以期帮助研究人员进行新型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的研发。
  • 闫晶敏 章美娟 毛旭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0, 43(4): 190-19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0227-00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引起类鼻疽主要病原体,具有易传播、致死率高、耐药性强等特点,目前尚缺乏有效疫苗,因此具有被用作生物武器的风险。目前在研的类鼻疽疫苗包括灭活全细胞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和多糖结合疫苗等。鉴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属兼性胞内感染病原菌,且目前关于其逃逸宿主免疫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因此疫苗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此文对目前主要的类鼻疽疫苗研究进展以及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综述与探讨。
  • 李兴航 张家友 杨晓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0, 43(4): 195-201.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0116-0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感是我国每年秋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接种疫苗是防控流感最为有效的措施。目前,多种类型的流感疫苗正在研发之中或已上市,同时,流感疫苗规模化生产的基质也逐渐从鸡胚转为哺乳动物细胞。此文介绍了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以及疫苗生产基质的变迁。
  • 宋见 陈则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0, 43(4): 202-20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311962-20200213-0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主要感染人和动物,禽类和猪是导致IAV基因多样性的主要宿主,而马和犬携带的IAV类型较少,并且几乎不传染人。据报道,马流感病毒(equine influenza virus,EIV)可以跨越从马到犬的宿主物种障碍,在犬群中引起流感暴发。虽然至今尚无人感染EIV和犬流感病毒(canine influenza virus,CIV)的报道,但是随着IAV的不断进化,人类与马和犬的密切接触将会给人类造成潜在公共卫生威胁。此文就EIV和 CIV的流行病学、致病性和传播进行综述,为马和犬流感疫苗研究提供流行病学信息。
  • 国际组织文件共享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0, 43(4): 207-208. https://doi.org/10.3760/cma.cn311962-20200603-00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9年10月,青少年和成年人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更新了关于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减量白喉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Tdap)疫苗后加强免疫的建议,将此前要求的,使用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Td)疫苗进行首次接种后每10年加强免疫、伤口处理时预防破伤风、≥7岁且接种史未知/不完整人群的补种,改为可使用Tdap或Td疫苗。此次建议的修改可提高临床即时决策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