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EndNote)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检索
E-mail
RSS
×
文章快速检索
2019年, 第4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12-10
全选
|
论著
Select
CDAP活化多糖制备肺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原液的稳定性评价
聂晓齐 段霄 张明华 冯春雨 李向阳 樊溢 杨朝晖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 42(6): 261-26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9.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以1-氰基-4-二甲氨基-吡啶四氟硼酸盐(1-cyano-4-dimethylamino pyridinium tetrafluoroborate,CDAP)活化多糖制备1型、9V型、19A型肺炎球菌多糖-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结合物原液的稳定性。
方法
以CDAP作为活化剂,制备3个型别的多糖TT结合物原液各3批,于2~8 ℃条件下保存12个月,定期取样检测,评价其稳定性。
结果
不同型别的多糖-TT结合物原液在2~8 ℃条件下保存12个月,其主要检测项目均符合质量要求,游离TT含量低于30.0%,游离蛋白含量低于5%,分配系数≤0.35的多糖回收率均>60%。
结论
1型、9V型、19A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TT结合物原液在本研究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Select
重组痘苗病毒艾滋病疫苗细胞免疫评价方法的优化
李薇 周思杭 李树香 王欣怡 刘敬 徐静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 42(6): 265-269.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9.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优化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方法,提高其在重组天坛株痘苗病毒艾滋病疫苗细胞免疫评价中的灵敏度。
方法
将疫苗或对照痘苗病毒皮内免疫BALB/c小鼠,50 μl/只,6周后无菌采集小鼠脾脏。用ELISPOT对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斑点形成细胞(spot-forming cell,SFC)〕进行检测。比较不同脾淋巴细胞密度(2×10
5
、1×10
6
、2×10
6
个/孔)和不同刺激肽质量浓度(2、4 μg/ml)对SFC的影响。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
t
检验进行多组间和两组间数据比较。
结果
3个细胞密度组(
F
=0.023,
P
>0.05)和2个刺激肽浓度组(
t
=-1.762~-0.110,
P
值均>0.05)间的SFC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当细胞密度为2×10
5
个/孔、刺激肽质量浓度为4 μg/ml时,疫苗组的SFC数达到(107.00±42.01)个/106细胞,高于原实验条件(细胞密度为1×10
6
个/孔、刺激肽质量浓度为2 μg/ml)的SFC数〔(76.55±64.45)个/10
6
细胞〕,但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1.252,
P
>0.05)。前者的SFC阳性率达到100%,而后者仅为50%。
结论
通过优化ELISPOT方法中的细胞密度和刺激肽浓度,进一步提升了该法在重组痘苗病毒艾滋病疫苗细胞免疫评价中的灵敏度。
Select
国产与进口牛血清促进Vero细胞生长的比较
王梅珂 张久威 杨彪 周刘一帆 姜志军 白萱 董犇 李庆亮 冯冬扬 石晨 张东 阮波 徐葛林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 42(6): 270-27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9.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国产与进口牛血清促进Vero细胞生长的比较,筛选可替代进口血清用于轮状病毒疫苗生产中Vero细胞培养的国产牛血清。
方法
以国产的3批胎牛血清和1批新生牛血清为待评血清,以进口胎牛血清为对照血清,制备细胞培养液。在T175细胞培养瓶(T瓶)和2层细胞工厂中连续传代培养Vero细胞各3代,观察每一代次的培养上清液、细胞形态和细胞汇合度,计算细胞收获量和与对照血清相比较的相对增长率。采用单样本
t
检验对细胞收获量与生产要求的细胞产量(T瓶:>1.50×10
7
个/ml;细胞工厂:>3.00×10
8
个/ml)进行比较。根据细胞相对增长率判断国产血清与进口对照血清促细胞生长活性的相近程度。结果 国产血清培养的Vero细胞生长状态均良好。T瓶培养时,国产血清组的细胞收获量为(1.56~9.30)×10
7
个/ml,与生产要求细胞产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44~3.76,
P
<0.05),且
t
值均>0,说明符合生产要求。细胞相对增长率接近或超过100%。细胞工厂培养时,国产血清组的细胞收获量为(1.80~4.92)×10
8
个/ml,与生产要求产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23~1.16,
P
>0.05),但是只有1批胎牛血清和新生牛血清的细胞收获量均值>3.00×10
8
个/ml,且细胞相对增长率>90%。 结论 经与进口牛血清比较,国产的1批胎牛血清和1批新生牛血清可替代进口血清,用于轮状病毒疫苗生产中的Vero细胞培养。
综述
Select
新型人用狂犬病疫苗研究进展
孙燕 孟胜利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 42(6): 274-27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9.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虽然狂犬病可通过接种狂犬病疫苗来预防,但全球每年仍有超过55 000人因狂犬病死亡。采用现行狂犬病疫苗的多剂接种方案,暴露前疫苗接种对大多数国家来说不具有成本效益,因此有必要开发新型狂犬病疫苗。理想的狂犬病疫苗应与现行的多剂疫苗同样安全,而且单剂接种后就能达到保护性免疫。此综述讨论了处于临床前试验和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新型狂犬病疫苗,及其替代现有狂犬病疫苗的潜力。
Select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的发展
吴清胜 李媛媛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 42(6): 279-28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9.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改进,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更趋于完善。适合规模化生产的昆虫细胞系与衍生和改造细胞系的建立,提高了系统的糖基化能力及蛋白表达量。BaculoGold、Bac-to-Bac、
flash
BAC、BaculoDirect、MultiBac等重组杆状病毒构建技术的应用,简化了构建过程,提高了重组效率。通过删除部分杆状病毒基因、改造启动子以及引入调控序列等途径优化,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的蛋白表达量获得进一步提高。此文对昆虫细胞、杆状病毒及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技术的发展进行综述。
Select
抗HIV抗体药物研究进展
陈莹 潘勇兵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 42(6): 284-28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9.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HIV-1感染是危害全球公共卫生健康的严重问题。随着抗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抗HIV单克隆抗体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第一个用于治疗HIV感染的单克隆抗体药物Ibalizumab也已上市。针对HIV的双特异性抗体和多特异性抗体的研发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同时也面临挑战。
Select
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单克隆抗体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杨炳能 陈哲文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 42(6): 289-29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9.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 ErbB)3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ErbB3在整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传导通路以及肿瘤耐药性作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对靶向ErbB3单克隆抗体(单抗)抗肿瘤的研究进展,对ErbB3参与肿瘤进程的机制、靶向ErbB3单抗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以及靶向ErbB3单抗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Select
CD200及其信号通路与自身免疫病的相关性研究
李芊 张进安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 42(6): 294-29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9.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CD200是一种I型跨膜糖蛋白,在人体内分布十分广泛,但其受体主要分布于髓系细胞。大量研究发现,CD200介导的通路在调节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对该通路的调节可影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此文就CD200的结构、表达、功能及其对自身免疫病的影响进行综述。
Select
趋化因子CXCL13及其受体CXCR5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杨丽红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 42(6): 299-30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9.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趋化因子是一组小分子蛋白,属于细胞因子家族中作用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的成员。趋化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发挥招募免疫细胞、活化淋巴细胞和激活炎症反应等功能。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1(CXCL13)及其受体CXCR5与自身免疫病及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等有关,此文综述CXCL13及其受体CXCR5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Select
纽约食管鳞状细胞癌1的研究进展
杨海瑞 徐帆洪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 42(6): 304-30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9.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纽约食管鳞状细胞癌1(New York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1,NY-ESO-1)是一种癌-睾丸抗原。其表达于多种肿瘤,但在正常组织中极少表达,且具有可同时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强免疫原性,因此被认为是一种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抗原。此文概述了对NY-ESO-1与肿瘤的相关研究以及基于NY-ESO-1的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国际会议介绍
Select
黑色素瘤相关认识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 42(6): 309-312.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9.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黑色素瘤的现实挑战仍有很多,包括黑色素细胞病变诊断、患者准确预判、选择合适的佐剂和系统治疗、以及预测对治疗方案反应等。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代表了癌症治疗前沿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产生效果,但并非普适的。对肿瘤微环境、肿瘤免疫和治疗反应的更好了解促进了对黑色素瘤转化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深入。2018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第四届黑色素瘤桥连会议,讨论了控制黑色素瘤的各方面议题。
创刊:1978年10月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出版:《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ISSN 1673-4211
CN 31-1962/R
在线期刊
当期目次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次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服务
下载中心
更多...
投稿须知
论著模板
综述模板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论文授权书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