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3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4-04-10
  

  • 全选
    |
    论著
  • 张鹏艳 丁显平 叶琳 谭昌耀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 37(2): 53-57.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4.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含前S表位重组HBsAg(SS1S2)与重组HBcAg(C)联合免疫BALB/c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方法   用纯化的SS1S2与C分别配制含或不含Al(OH)3佐剂(Al)的疫苗。采用简单随机法将雌性BALB/c小鼠分为5组:阴性对照(NC)、SS1S2、SS1S2+C、SS1S2+Al、SS1S2+C+Al,各组分别于0和21 d进行腹腔免疫,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初免及加强后1周各取一半小鼠采血,采用ELISA法测定抗-HBs、抗-前S1、抗-前S2和抗-HBc滴度;常规制备脾淋巴细胞,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测定分泌IFN-γ的T细胞频数。采用t检验对各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联合HBcAg的疫苗组均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HBs、抗-前S1、抗-前S2和抗-HBc。初免后1周,SS1S2+C组的抗-HBs阳转比例(1/5)高于SS1S2组(0/5)、SS1S2+Al+C组(4/5)高于SS1S2+Al组(3/5);SS1S2+C组的抗-前S1阳转比例(3/5)高于SS1S2组(0/5);HBcAg对抗-前S2的产生无影响。加强免疫后,各疫苗组的抗体滴度均升高,联合HBcAg的疫苗组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SS1S2疫苗组。各组疫苗免疫后均可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初免后SS1S2+C和SS1S2+Al+C组分泌IFN-γ的T细胞频数显著超过SS1S2和S1S2+Al组(t值分别为2.926、2.974,P值均<0.05);加强免疫后,各组均有加强效应,SS1S2+C组的T细胞频数明显超过SS1S2组(t=4.604,P=0.010)。 结论   SS1S2联合HBcAg可在BALB/c小鼠中诱导较强的免疫应答,HBcAg可增强SS1S2诱导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
  • 阎春琦 刘辉 付永其 高嵩 刘芳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 37(2): 58-60.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4.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酸性/碱性苯酚盐作为常规消毒剂,在腮腺炎疫苗生产车间建立新的清洁消毒方法。方法  每月轮换使用酸性/碱性苯酚盐溶液进行擦拭,且每周使用杀孢子剂进行熏蒸。检测新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并与原消毒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  新方法的消毒效果好于原方法,使用新方法消毒后,腮腺炎疫苗车间的沉降菌检出率下降,而且腮腺炎疫苗单收液和原液的污染率分别降至0.1%和0.0%。  结论  新消毒方法可用腮腺炎疫苗生产车间的日常清洁消毒。
  • 梁磊 娜仁花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 37(2): 61-6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4.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精子膜特异性蛋白Izumo基因mRNA在内蒙古白绒山羊睾丸和附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对内蒙古白绒山羊Izumo基因的部分片段进行重新克隆。然后重新设计一对引物,利用RNA印迹技术,以非放射性地高辛标记法对引物进行处理,制成地高辛标记DNA探针,与绒山羊睾丸和附睾头、体、尾部组织的总RNA进行杂交。 结果   RT-PCR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与预期的788 bp相符。RNA印迹试验中,标记的探针浓度为100 pg/µl,检测结果显示Izumo mRNA在内蒙古白绒山羊睾丸和附睾头、体、尾部组织均有表达。 结论   内蒙古白绒山羊睾丸和附睾组织均可表达Izumo mRNA,从而为进一步研究Izumo在人类精卵融合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龚曼琳 江砚芳 杨汇川 许欣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 37(2): 64-66.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4.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初探不同碱处理条件对人血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分子的影响。方法  在保持pH 10.0±0.2的条件下,以不同钠离子浓度和辛酸钠浓度处理白蛋白,通过圆二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碱处理的HSA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处理条件对HSA分子的影响。结果  在保持pH 10.0±0.2且辛酸钠浓度为0.16 mmol/g的条件下,以不同钠离子浓度(40~800 mmol/L)处理获得的单体和双体HSA含量均>96%,而且碱处理HSA的圆二色谱峰值(6.7~8.2 cm)与合格HSA(7.5~8.9cm)相近,峰值位置没有偏移。在保持pH 10.0±0.2且钠离子浓度为40 mmol/L的条件下,以不同辛酸钠浓度(0.16~1.00 mmol /g)处理获得的的单体和双体HSA含量均>97%,碱处理HSA的圆二色谱峰值(6.1~8.2 cm)与合格HSA(7.5~8.9 cm)相近,峰值位置没有偏移。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对HSA进行碱处理不会对其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 卞炯 祝慈芳 何毅明 朱威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 37(2): 67-72.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4.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初探大规模纯化人血浆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 AⅠ,ApoAⅠ)的低成本生产工艺。方法  以人血浆组分Ⅳ为原料,通过等电点沉淀、阴离子层析、低温乙醇沉淀和超滤等步骤纯化ApoAⅠ蛋白,并放大实验室纯化方法来纯化ApoAⅠ。结果  放大的纯化方法生产的ApoAⅠ的得率和纯度分别为59.0%和85.6%,经相关方法验证为人血浆ApoAⅠ。结论  实验室方法放大的纯化工艺可纯化ApoAⅠ。
  • 综述
  • 张雅薇 张云涛 徐静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 37(2): 73-7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4.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乙型肝炎疫苗通过肌肉注射方式接种,虽然具有很好的乙型肝炎预防效果,但依从性差。而鼻内接种生物利用度高,依从性好,被认为是替代注射接种最可行的途径。此文对鼻内接种型乙型肝炎疫苗的递送系统和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刘敏 楼觉人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 37(2): 79-8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4.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戊型肝炎是全球主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目前HEV还没有稳定的体外细胞培养体系,因此,对于HEV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免疫原性的病毒衣壳重组蛋白上。HEV基因组第2个开放阅读框编码的主要衣壳蛋白在体外可以自发组装成病毒样颗粒,后者在动物和人体内均可诱导高滴度保护性抗体,是理想的预防性疫苗组分。此文对HEV的基因组与分类学、病毒样颗粒及其疫苗的研究现状等做一综述。
  • 邵杰 梁争论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 37(2): 84-87.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4.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核酸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的外源基因(DNA或RNA ) 直接导入动物体细胞内, 通过宿主细胞表达系统合成抗原, 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 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类新型疫苗。研究表明,核酸疫苗不仅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而且由于核酸更易于修饰和改造,使核酸疫苗较以往蛋白疫苗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实际生产中,核酸疫苗的制备和纯化工艺较为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且易于制成多价疫苗,因此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成功应用于人类的新型疫苗。此文对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丁肖媛 沈朝斌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 37(2): 88-92. https://doi.org/10. 3760/cma.J.issn.1673-4211. 2014.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尽管早产儿的免疫系统不成熟,但在大多数早产儿中,免疫接种诱生的抗体可提供短期和长期的免疫保护作用,并能诱导免疫记忆。因此,早产儿可按常规免疫接种程序接种相关疫苗。此文主要讨论了早产儿免疫系统和免疫接种,以及早产儿对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
  • 李翱翔 瞿爱东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 37(2): 93-96.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4.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HER3) 是I型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此文就HER3的结构特征、HER3与肿瘤的关系以及抗HER3抗体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 短篇论著
  • 王凯 袁飞 陈新 周春燕 李丽君 张网兰、宋彩萍 庞丽花 蒋琼 夏维英 吕志军 王明元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 37(2): 97-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国际会议介绍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 37(2): 99-101.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4.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2年9月19 — 21日,来自47个国家科研、公共和私营机构的350多位专家在泰国曼谷出席了第十届国际轮状病毒研讨会,探讨轮状病毒预防和控制的进展。与会者讨论了轮状病毒病给人类带来的负担和流行病学方面的数据,轮状病毒疫苗的临床试验结果,从已实施轮状病毒疫苗接种计划国家收集到的轮状病毒疫苗效果和安全性的上市后信息,对轮状病毒致病机制、免疫力和毒株多样性的新认识,有关轮状病毒疫苗政策和引入的关键问题。
  • 标准与指南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 37(2): 102-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3年9月—2014年1月,全球分离到2009年大流行甲型H1N1(甲型H1N1pdm09)、甲型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对流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和遗传学分析表明,甲型H1N1pdm09流感病毒呈抗原同质性,并与疫苗病毒A/California/7/2009密切相关。甲型H1N1pdm09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这些病毒属于抗原性不能区分的几个遗传进化枝。大多数新近分离的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遗传性与细胞培养参考病毒(如A/Texas/50/2012和A/Victoria/361/2011)相似。大多数新近分离的B/Yamagata/16/88谱系病毒的抗原性与类B/Massachusetts/2/2012更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