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3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2-10
  

  • 全选
    |
    综述
  • 张伟 楼觉人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 36(1): 1-5.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3.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全球最主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 ) 感染导致。因为HEV不能在体外细胞培养体系中有效生长,因此HEV灭活或减毒活疫苗的研制不可行。目前HEV疫苗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免疫原性的重组病毒衣壳蛋白上。HEV的开放读码框架2编码的蛋白为病毒衣壳蛋白,可在体外自行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 VLP),形成的VLP在动物和人体中均可诱导产生高滴度的保护性抗体,是理想的预防性疫苗组分。此文就HEV的流行病学、HEV VLP的形成机制和结构特征及其VLP疫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唐紫薇 赵平 戚中田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 36(1): 6-11.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 1673-4211.2013.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慢性肝病的重要原因,虽然目前还没有HCV疫苗上市,但部分感染者的自限性HCV感染提示研发有效的HCV疫苗理论上具有可能性。随着对HCV感染与免疫机制研究的深入,影响HCV感染预后的免疫因素逐渐明了。近年来有一系列的HCV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并获得了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此文概述影响HCV感染转归与预后的免疫因素,并简介现有的HCV疫苗策略及其在临床试验中的效果。
  • 凌媛 徐静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 36(1): 12-16.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 1673-4211. 2013.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已经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能量来源和结构聚合物,相关研究不再局限于细菌类疫苗。随着糖化学和免疫学的快速发展,碳水化合物的研究推动了抗肿瘤、抗寄生虫、抗病毒等疫苗及药物的研发。本文仅对基于碳水化合物的研究在抗病毒如HIV、流感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冠状病毒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么山山 曾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 36(1): 17-21.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 2013.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沙眼衣原体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菌,为当前细菌性性传播疾病的主要原因。全世界每年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新发病例超过9000万。疫苗接种是降低沙眼衣原体感染率的最好办法。此文对研发针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疫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孙柯 陈建平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 36(1): 22-25.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3.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什曼病是一种媒介传播的寄生虫病,由不同种属的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利什曼病流行于全球88个国家,约3.5亿人受到威胁。目前治疗利什曼病的主要方法是化学疗法,但毒性和耐药性阻碍了其应用,因此急需开发出一种安全有效的利什曼病疫苗。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发现了许多利什曼原虫抗原,但仅少部分疫苗在临床试验阶段取得进展。此文就利什曼病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宋效飞 瞿爱东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 36(1): 26-29.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3.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双特异性IgG在抑制肿瘤时预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早期,杂交瘤细胞融合或共转染表达两个抗体产生的双特异性IgG产量低且难以纯化。现在已经有多种构建双特异性IgG的方法。此文介绍几种双特异性IgG最新构建策略。
  • 吴浩飞 黄仕和 孟胜利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 36(1): 30-3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3.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制品中残留DNA可能具有感染性和致癌性等风险,因此生物制品的纯化过程需要验证,尽可能将产品中残留DNA的水平降到最低。厂家有必要显示DNA去除过程,并有适当定量分析方法检测残留DNA的含量。当前DNA定量分析所采用的最普遍方法是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此文就残留DNA的感染性、致癌性、免疫原性等潜在风险以及残留DNA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 韩静静 杨忠东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 36(1): 35-40.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3.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凝血因子IX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IX,FIX) 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丝氨酸蛋白酶原,在内源性凝血级联反应中起重要作用。FIX缺乏或功能异常会导致血友病B。此文综述了FIX的基因和蛋白结构,以及FIX用于血友病B治疗的研究现状。
  • 国际会议介绍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 36(1): 41-42.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3.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鉴于泰国疫苗试验结果令人鼓舞,在2011年召开的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大会上,相关报告反映出业内人士对HIV抗体应答的再次关注。会议聚焦于新近分离且具有强中和作用的单克隆抗体的HIV特异性抗体应答。这些抗体经过广泛体细胞突变获得显著的中和特性。然而,要通过疫苗接种来诱导这些抗体仍有困难。研究表明,中和抗体(非结合抗体)能在非人灵长类动物(NHP)模型中提供抗感染保护。识别人白细胞抗原(HLA)-C和HLA Ⅱ类分子的细胞免疫应答对控制病毒复制可能同样重要。在NHP模型中的新疫苗研究显示,电穿孔DNA与佐剂白细胞介素12一同使用,可成为一种有效的疫苗接种方法。
  • 国际机构介绍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 36(1): 43-45.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 1673-4221.2013.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是一家国际非营利组织,致力于在发展中国家扩大疫苗免疫的覆盖范围。此文着重介绍GAVI的工作机制如何帮助贫困国家引进和推广适宜疫苗。
  • 标准与指南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 36(1): 46-51. https://doi.org/10. 3760/cma. J. issn. 1673-4211. 2013. 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此文介绍了脑膜炎球菌病的流行病学、目前国际上使用的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免疫效果和使用疫苗的成本效益以及WHO对使用该疫苗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