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检索
E-mail
RSS
×
文章快速检索
2012年, 第3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2-08-10
全选
|
论著
Select
内蒙古白绒山羊Izumo蛋白的基因编码区cDNA序列扩增及结构初步分析
梁磊 娜仁花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4): 169-17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精子膜蛋白Izumo的基因编码区cDNA序列进行扩增并对其结构作初步分析。
方法
以已知的内蒙古白绒山羊Izumo部分基因序列为模板,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扩增3′端和5′端未知序列,钓取基因编码区,并分析编码区氨基酸序列。
结果
经序列扩增和拼接,得到1035 bp的Izumo编码区cDNA序列,后者编码由34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包含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Izumo编码区的疏水性平均值为-0.181。找到4个位于Izumo蛋白胞外区的潜在磷酸化位点。
结论
进一步确定Izumo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员,初步得出Izumo是一种亲水性蛋白,根据潜在磷酸化位点的位置,推断磷酸化可能不是Izumo蛋白发挥作用的机制。
Select
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的临床观察
王琰 肖亮明 杨佳平 李晓军 王树巧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4): 175-177.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两个工作种子批菌种D2-甲12制备的两批冻干卡介苗接种人体后的安全性和效果进行临床考核。
方法
对100名结核杆菌纯化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阴性的3月龄~50岁健康对象和205名新生儿分别接种上述两个批次的观察疫苗和一个对照疫苗。观察接种后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测量卡痕,并对新生儿进行PPD皮肤试验。采用
χ
2
检验和t检验对新生儿各组间的卡痕和PPD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所有对象接种后均未发现接种部位和全身不良反应。新生儿卡痕均值≥4.6 mm,PPD硬结均值≥6.8 mm。卡痕和PPD试验阳性率均超过90%,两者在新生儿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
2
=0.001~1.713,
P
=0.191~1.000)。卡痕均值和PPD硬结均值在两个观察疫苗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773,
P
=0.441;
t
=0.226,
P
=0.822),而对照疫苗组与两个观察疫苗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2.645~3.361,
P
=0.001~0.010)。
结论
两个工作种子批菌种D2-甲12制备的卡介苗接种人体是安全的,并具有良好的接种效果。
综述
Select
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王奔 唐玉龙 王宁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4): 178-181.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主要原因,疫苗接种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此文讨论了轮状病毒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特征及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Select
黏膜免疫和黏膜疫苗研究进展
周祖木 史久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4): 182-185.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黏膜免疫包括各种对不同病原体易感的黏膜表面。此文根据黏膜表面的多样性及其独特的组织环境探索黏膜免疫的基本原理,并基于大动物对感染和疫苗接种的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为研制诱导黏膜免疫的疫苗提供一些思路。
Select
CpG DNA佐剂研究进展
孙燕 孟胜利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4): 186-191.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 1673-4211.2012.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CpG DNA是含有非甲基化CpG基序的寡脱氧核苷酸,通过Toll样受体9(TLR9)激活树突状细胞(DC)和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CpG DNA可以促进专职抗原呈递细胞有效地呈递抗原,从而增强疫苗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目前使用CpG DNA佐剂的疫苗免疫后能维持长期免疫,具有明显的全身和黏膜免疫效果。临床前和临床试验表明,CpG DNA佐剂安全有效,能够提高传染病和肿瘤疫苗的效能,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
Select
端粒酶疫苗的研究现状与在肿瘤治疗中的策略(续)
赵曼 施维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4): 192-197.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端粒酶是在细胞衰老和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核糖核蛋白酶,具有成为抗癌药物靶标的巨大潜力。此文以一种具有临床前景的端粒酶疫苗GV1001为例,
论述了端粒酶疫苗的设计依据以及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反应的生物学原理、免疫原性和临床疗效。结合已进行的Ⅰ/Ⅱ/Ⅲ期临床试验与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进一步将GV1001与其他针对端粒酶的免疫治疗方法相比较,对端粒酶疫苗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一阐述,从而评价端粒酶疫苗成为未来肿瘤治疗标准的可行性。
Select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与肿瘤靶向治疗
牛曲美 瞿爱东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4): 198-202.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在乳腺癌等多种人类肿瘤中过表达,是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也是肿瘤诊断和预后检测的重要指标。此文阐述了Her2的结构特征、Her2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抗Her2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以及针对Her2靶点的其他治疗策略。
Select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顾红峰 楼觉人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4): 203-207.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是通过将几个特定的转录因子导入分化的体细胞以诱导体细胞重编程而获得的可不断自我更新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如同胚胎干细胞, iPSC仍维持未分化状态,可分化为3个胚层来源的所有细胞以参与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的形成。这项技术避免了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免疫排斥和伦理道德问题,同时为特异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因此,iPSC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而且在再生医学及药物筛选与评价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国际会议介绍
Select
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其他肺病毒最新研究进展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4): 208-211.
https://doi.org/10. 3760/cma. J. issn. 1673-4211. 2012. 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人类偏肺病毒(HMPV)是婴幼儿、免疫低下患者及老年人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2010年12月2日至5日在荷兰鹿特丹举行了第七届国际RSV研讨会。研讨会旨在总结RSV、HMPV和其他肺病毒研究的最新进展,为该领域的研究指引方向。此文介绍了会议的亮点,涵盖基础病毒学、致病机制、免疫学、临床研究、治疗和疫苗研发等领域。
国际机构介绍
Select
PATH疟疾疫苗研发项目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4): 212-21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此文着重介绍了美国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的疟疾疫苗项目以及疟疾疫苗研发策略,尤其是RTS,S疟疾疫苗III期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
标准与指南
Select
WHO关于蜱传脑炎疫苗的意见书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4): 215-219.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此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奥地利、德国和俄罗斯制造的蜱传脑炎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效果、保护作用持续时间、加强免疫、安全性、交叉保护作用和成本效益等,以及WHO对使用该疫苗的政策。
创刊:1978年10月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出版:《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ISSN 1673-4211
CN 31-1962/R
在线期刊
当期目次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次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服务
下载中心
更多...
投稿须知
论著模板
综述模板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论文授权书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