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3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2-04-10
  

  • 全选
    |
    述评
  • 孟胜利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2): 57-6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任鹏 姚娟 金艳 汪晓婷 葛俊 李法锦 赵蕾 吉阳 江龙凤 王明丽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2): 64-66.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和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血清抗体阳性情况及其与早产儿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收集新生儿血清共178份(其中健康产妇顺产新生儿脐带血血清114份,早产儿外周血血清64份),分别用HSV-1和HCMV IgG、IgM 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采用χ2检验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78名新生儿中,血清HSV-1 IgG阳性率为83.70%,IgM为阴性;HCMV 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94.38%和0.56%。其中114名顺产新生儿中,HSV-1 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78.07%和0.00%,HCMV 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94.74%和0.88%,HSV-1 IgG和HCMV IgG共阳性率为73.68%。在64名早产儿中,HSV-1 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93.75%和0.00%,HCMV 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93.75%和0.00%,HSV-1 IgG和HCMV IgG共阳性率为87.50%。早产儿与顺产儿的HCMV 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但早产儿HSV-1 IgG阳性率以及HSV-1 IgG和HCMV IgG共阳性率均高于顺产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8和4.65,P值均<0.05)。HSV-1 IgG和HCMV IgG阳性早产儿出现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羊水过少、羊水污染和皮肤异常的几率明显高于阴性早产儿。结论  本次检测的新生儿HSV-1 IgG和HCMV IgG阳性率较高,且两者阳性的早产儿可能伴随胎膜早破等临床表现。
  • 徐永革 王玉英 秦黎静 王静 刘菊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2): 67-69.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治疗用卡介苗毒性试验和脾激活试验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  分别用治疗用卡介苗、皮内注射用卡介苗或生理氯化钠溶液处理小鼠,通过每天观察处理小鼠的体重变化和健康状况并打分来进行毒性试验,通过计算处理小鼠的脾指数来进行脾激活试验。使用NCSS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考察试验方法的精密度和中间精密度。结果  操作人员和时间变化对毒性试验和脾激活试验的检测结果没有影响。结论  治疗用卡介苗毒性试验和脾激活试验均具有可重复性和精密性,可用于治疗用卡介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检测。
  • 刘菊 陈霄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2): 70-72.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确认定量ELISA法检测健康人血浆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IgG抗体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定量ELISA法检测健康人血浆,对初检的抗-RSV阳性血浆(抗-RSV效价>11 U/ml)进行复检和中和试验。结果  检测3041份血浆,初检和复检的血浆抗-RSV阳性率分别为5.4%和4.7%。定量ELISA法的特异性和精密性均良好,抗-RSV阳性血浆的有效检出率为87.8%。结论  定量ELISA法可用于健康人血浆抗RSV IgG抗体的大规模筛检。
  • 综述
  • 蔡国洪 尹文 刘雅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2): 73-76.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 1673-4211.2012.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恩替卡韦(entecavir, ETV)是新一代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具有强效抗病毒作用和极低耐药性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的慢性肝炎、肝硬化和急慢性重型肝炎等疾病。此文就ETV在HBV相关肝病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仝光杰 楼觉人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2): 77-81.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导致尖锐湿疣、宫颈上皮瘤样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原因。鉴于HPV的特殊扩增机制,目前尚不能通过体外培养的传统方法来获得病毒用于疫苗研究。HPV的主要衣壳蛋白L1在体外可自行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al,VLP),形成的VLP在实验动物和人体中均可诱生高滴度的保护性抗体,是理想的预防性疫苗组分。此文就HPV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及其VLP的制备和应用作一综述。
  • 杜洪桥 严家新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2): 82-86.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 1673-4211.2012.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生物制品的质量要求更高,其中对残留宿主细胞蛋白(HCP)在生物制品中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目前HCP研究领域进展迅速。此文对生物制品中宿主残留蛋白的风险分析和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 国敏 徐帆洪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2): 87-91.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全世界广泛存在,能引起多种胃部疾病,包括胃癌。尽管抗生素治疗有效,但是人们一致认为幽门螺杆菌疫苗可能是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佳方法。有效的幽门螺杆菌疫苗策略可显著增进全世界人群的健康。此文就幽门螺杆菌疫苗的保护性抗原、佐剂、动物模型、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袁萍 朱为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2): 92-96.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脑膜炎球菌是唯一能导致全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的病因。全球范围内90% 的病例是由A、B、C、Y和W135群所致。欧美国家主要流行菌群为B、C和Y群;亚洲和非洲主要是A、C和W135群。A、C、Y和W135群多糖疫苗能有效控制流脑暴发,但由于在婴儿中免疫原性差,应用并不广泛。发达国家在引进C群结合疫苗后,C群流脑发病数迅速下降。A、C、Y和W135群结合疫苗的研制成功有望控制这些群导致的流脑流行。以外膜囊、外膜蛋白和基因组来源的表面蛋白为目标的B群疫苗研究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
  • 国际会议介绍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2): 97-9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0年4月WHO在日内瓦召开了WHO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疫苗咨询委员会会议。会议讨论了有关HPV疫苗的政策和研究状况、HPV疫苗纳入免疫计划和疫苗接种方面的内容,并向WHO建议实施全球接种所要采取的措施。
  • 国际机构介绍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2): 99-102.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际艾滋病疫苗行动组织是一个国际非营利组织,致力于促进疫苗研发,预防艾滋病传播。此文侧重介绍该组织关于艾滋病疫苗项目的研究目标和进展。
  • 标准与指南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35(2): 103-10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12.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此文介绍了百日咳疫苗(全细胞疫苗和无细胞疫苗)的背景资料,疫苗的免疫效果、不良反应、免疫程序和免疫策略,疫苗成本效益,以及WHO对该疫苗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