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3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9-08-10
  

  • 全选
    |
    论著
  • 陆丽君 石朝辉 孟锐锋 朱珊丽 肖敏 张丽芳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4): 169-17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 4211.2009.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真核细胞偏好密码子优化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6b型L1 DNA诱导BALB/c小鼠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增强效应。方法  利用PCR从尖锐湿疣组织中扩增HPV6b L1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构建野生型pcDNA3.1(+)/HPV6bL1(wt)并进行鉴定;同时,对HPV6b L1基因进行真核细胞偏好密码子优化,进一步通过重叠PCR的方法获得全长基因,构建密码子优化的重组质粒pcDNA3.1(+)/HPV6bL1(mod.)并进行鉴定。将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分成4组,分别肌肉注射3次pcDNA3.1(+)/HPV6bL1(mod.)、pcDNA3.1(+)/HPV6bL1(wt)、pcDNA3.1(+)载体和PBS,间隔2周,每次剂量为150μg/鼠。分别于免疫前和免疫后每隔2周,收集血清,用间
    接ELISA检测血清IgG抗体;并于第8周取小鼠脾细胞,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按效应细胞与靶细胞之比(E∶T)为5∶1、10∶1、20∶1进行免疫小鼠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检测。结果  成功构建了密码子优化的HPV6b L1重组质粒。小鼠免疫后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随着免疫时间和次数的增加而升高。pcDNA3.1(+)/HPV6bL1(mod.)组血清IgG抗体在第8周达到高峰,与pcDNA3.1(+)/HPV6bL1(wt)、载体和PBS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138、t=29.140、t=30.840, P值均<0.01);而pcDNA3.1(+)/HPV6bL1(wt)组与载体和PBS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0.072、t=22.457, P值均<0.01)。在特异性CTL杀伤实验中,当E∶T分别为5∶1、10∶1、20∶1时,pcDNA3.1(+)/HPV6bL1(mod.)组的脾细胞特异性CTL杀伤率明显高于pcDNA3.1(+)/HPV6bL1(wt)组 (t=11.892、t=15.329、t=2.911, P值均<0.05)、载体组 (t=12.936、t=16.613、t=13.901, P值均<0.01)和PBS对照组 (t=14.768、t=18.935、t=10.925, P值均<0.01)。 结论  密码子优化的HPV6b L1 DNA可诱导BALB/c小鼠产生增强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 刘朝阳 瞿爱东 徐帆洪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4): 175-179.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4(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 24, rhIL-24)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体外评估rhIL-24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rhIL-24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rhIL-24。表达的重组蛋白经层析法纯化后,分别用MTT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rhIL-24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和对内源性IL-24的诱导,用实时PCR检测不同肿瘤细胞与rhIL-24共孵育后细胞内的胱天蛋白酶3(caspase 3)mRNA变化。结果  rhIL-24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能明显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rhIL-24能诱导正常MRC-5细胞和多种肿瘤细胞产生内源性IL-24,并能改变肿瘤细胞的胱天蛋白酶3水平。  结论 rhIL-24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且具有生物学活性。
  • 综述
  • 兰惠琴 罗军敏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4): 180-18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甲型副伤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预防性疫苗问世。此文就甲型副伤寒多糖结合疫苗、组分疫苗和保护性抗原筛选的研究进展加以讨论。
  • 江元翔 朱为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4): 184-187.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一个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此文从细菌遗传学特征、流脑的流行趋势、疫苗供应现状、可供选择的候选疫苗及其筛选方法等方面讨论了脑膜炎球菌疫苗(特别是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的研究和开发现状。
  • 周祖木 史久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4): 188-190.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百日咳仍是某些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接种百日咳疫苗后发病率有所降低,但在某些国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进一步降低百日咳发病率,许多国家实施了学龄前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加强接种。此文综述了学龄前加强接种百日咳疫苗的效果以及对百日咳流行病学的影响,并讨论了青少年和成年人加强接种对百日咳流行病学的影响。
  • 孟胜利 严家新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4): 191-195.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从十多年前发现DNA可以作为疫苗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来,DNA疫苗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有4种动物DNA疫苗获准上市。然而,在临床试验中,单纯的DNA疫苗免疫原性很弱。随着DNA疫苗设计策略和接种方式的改进,可以预期将会有更多的人用DNA疫苗逐步进入临床,并最终实现DNA疫苗从动物疫苗到人用疫苗的跨越。
  • 马雷钧 童葵塘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4): 196-200.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细胞因子类生物制品是一种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其活性在生产和储存阶段受到众多因素影响。目前其稳定性的研究要求除了通过制品本身特性(诸如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制品外界环境进行外,正在从多个方面、结合各种相关因素的综合作用来考虑其稳定性的维持,包括不同分子结构改造方式、稳定剂的优化研究、制品的蛋白质微囊化、液体制剂的稳定性优化和包装容器的合理选择等。
  • 晁华 丁军颖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4): 201-20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是促炎细胞因子,通过诱导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使粒细胞分化和迁移。IL-17还参与抗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并通过调节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或诱导抗微生物肽来参与宿主防御。
  • 刘君 张振龙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4): 205-20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许多佐剂具有炎症特性,缺乏特异性,并且具有毒性,因而其应用受到了限制。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出现了大量潜在的新型佐剂,它们能以更加可控和特异的方式调节免疫应答,这将对现行及今后的疫苗策略产生重要影响。此文对于能靶向细胞、受体或信号通路等特定免疫组分的候选佐剂做一综述。
  • 秦秋 张进安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4): 209-21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红斑狼疮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红斑狼疮患者和小鼠模型显示了多方面的免疫学异常,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影响自身反应性B细胞活化的治疗性抗体,正在进行临床检测。另外,临床前研究提供了基因治疗人类红斑狼疮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证据。
  • 标准与指南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4): 214-217.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此文介绍目前国际上使用的两种安全有效的伤寒疫苗以及WHO对伤寒疫苗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