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3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9-06-10
  

  • 全选
    |
    论著
  • 张风华 陈建军 方芳 常海艳 陈则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3): 113-121.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克服母源性抗体对子代的免疫抑制作用,寻找避免母源性抗体干扰的流感疫苗免疫策略。方法  以小鼠为动物模型,接种流感灭活疫苗或DNA疫苗,并用致死量流感病毒感染。感染后检测小鼠的存活率、肺部病毒滴度、体内抗体滴度等指标,对疫苗的保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母代与子代免疫相同的疫苗,不论是灭活疫苗还是DNA疫苗,子代体内的母源性抗体都抑制了子代免疫后的自动免疫应答,表现为子鼠接种疫苗后不能抵御致死量流感病毒感染;母代免疫流感灭活疫苗,子代免疫神经氨酸酶 DNA疫苗,子鼠能够克服母源性抗体干扰,抵御致死量流感病毒感染;母代和子代免疫不同的DNA疫苗,即母代免疫血凝素或神经氨酸酶DNA疫苗,子代免疫神经氨酸酶或血凝素DNA疫苗,也能达到克服母源性抗体干扰的目的。结论  流感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能克服母源性抗体的干扰,这为临床新生儿抗母源性抗体干扰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参考。
  • 王彩霞 朱建思 周见远 冯惊涛 赵辉 邓海欧 吴小晋 聂东宋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3): 122-12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用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α1-AT)免疫家兔以产生多克隆抗体,并对产生的抗体进行有效地纯化和效价鉴定,建立抗α1-AT多克隆抗体的生产工艺。方法  按照常规方法免疫健康家兔进行抗α1-AT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用ELISA检测血清抗体效价。处死抗血清效价合格的家兔,取血、离心,获取抗血清。联合应用辛酸-硫酸铵沉淀法和A蛋白亲和层析法对抗血清进行纯化,纯化的多克隆抗体经15%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纯度后,用ELISA测定效价。结果  ELISA检测表明,家兔产生的抗α1-AT多克隆抗体效价大于105。联合应用辛酸-硫酸铵沉淀法和A蛋白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获得了纯度高、活性好的抗α1-AT多克隆抗体。结论  成功建立了抗α1-AT多克隆抗体的生产和纯化工艺。
  • 综述
  • 马雷钧 陈志慧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3): 125-129.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感疫苗生产主要采用鸡胚培养病毒的方式,而提高流感病毒在鸡胚中的复制能力将能增加疫苗的产量和可靠性。影响病毒在鸡胚中繁殖的重要因素包括:流感病毒血凝素部分位点的氨基酸变异、血凝素与神经氨酸酶之间的作用平衡、病毒其他蛋白的作用和8个基因节段的重配比例。疫苗株制备方法瓶颈的突破和乙型流感病毒重配株的研究也将帮助疫苗生产商选择合适的候选疫苗株。
  • 范耀春 陈元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3): 130-136.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轮状病毒(rotavirus, RV)基因型研究是RV感染预防中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此文对发表自24个国家的56项针对RV基因型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从1985年至2008年共研究了18 684份A组人RV样本。对这些RV的G(VP7)基因型和P(VP4)基因型在全球及各洲的分布所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了最常见的几种基因型,如G1P[8]、G2P[4]、G3P[8]和G4P[8] 外,以前不常见甚至未出现过的基因型也开始频繁出现,甚至有成为优势流行种群的趋势。这些分析结果对于今后RV疫苗研发及感染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王旭雯 谢广中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3): 137-141.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 1673-4211.2009.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中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是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此文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策略对乙型肝炎控制的影响进行综述。
  • 陈祥鹏 王健 张振龙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3): 142-145.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ontype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NTHi)是一类没有荚膜的革兰阴性球杆菌,常寄居于人类上呼吸道,是重要的机会致病菌,能引起人类中耳炎、肺炎及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目前还没有一种预防这种病原菌感染的疫苗,随着近几年抗生素的滥用,细菌的耐药性问题越发突出,这就使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显得尤为重要。此文对NTHi的致病性、菌株特点及其抗原筛选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谷春霞 张振龙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3): 146-149.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疫苗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疫苗研究领域变得异常活跃,从而使新型载体蛋白不断被发现,其作用机制得到全面研究。寻找安全、有效的载体蛋白是目前疫苗领域的课题之一。近年来的初步研究结果为载体蛋白的应用展现了广阔的前景。此文阐述了载体蛋白的作用机制和几种常用的载体蛋白。
  • 李爱灵 王辉 刘保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3): 150-15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双向电泳技术已广泛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该技术除了在农业和基础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外,还在疫苗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此文就双向电泳技术在疫苗抗原及疫苗候选菌株的筛选、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抗原呈递及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和疫苗生产过程中批间一致性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编译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3): 154-15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感一直影响着全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抗原漂移导致反复的流感流行。大量研究表明,病毒抗原变化累积到一定程度能使病毒再感染同一宿主。为此,流感疫苗的成分要每年更新以保证疫苗的有效性;然而,由于疫苗成分的确定有时间上的限制,人们难以做到识别出每一个有意义的抗原漂移。疫苗不匹配会影响其效果,导致病毒传播和经济损失,1997—1998年流感季节就是如此。为了应对抗原漂移,需要研制能够抵抗异源变异株的广谱保护作用疫苗,以预防季节性、流行性和大流行流感。目前,除了应用佐剂外,正在兴起的研究还包括研发通用疫苗和利用交叉保护性免疫机制的疫苗。
  • 标准与指南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32(3): 159-161.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9.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8年9月—2009年1月,全球分离到甲型流感(H1N1)、甲型流感(H3N2)、甲型流感(H5N1)和乙型流感病毒。全球流感疫情比上年同期轻,但一些欧洲国家疫情较重。南半球许多国家仍有流感疫情。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疫情较轻。对流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和遗传学分析表明,大多数甲型流感(H1N1)病毒与2008―2009年疫苗株A/布里斯班/59/2007密切相关。新近分离株的血凝素属于以A/布里斯班/59/2007和A/香港/2652/2006为代表的两个不同进化支。大多数新近分离的甲型流感(H3N2)病毒的抗原性与疫苗病毒A/布里斯班/10/2007和A/乌拉圭/716/2007相似,系统发生分析属于A/ 布里斯班/10/2007进化支。B/山形/16/88谱系的大多数病毒与疫苗株B/佛罗里达/4/2006和B/布里斯班/3/2007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