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3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8-10-10
  

  • 全选
    |
    论著
  • 宋玉靖 樊卫平 王宏伟 张帆 郝彦琴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 31(5): 193-196.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8.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人巨细胞病毒pp65基因片段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方法   PCR扩增pp651087-1515 nt,克隆于pMD19-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提取质粒测序鉴定后,与pPIC9K载体连接,转化DH5α,筛选阳性克隆,酶切及测序鉴定.   结果  获得了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PIC9K-pp65,测序结果证实为pp65 1087-1515 nt基因,与基因库报道序列一致.  结论 构建得到人巨细胞病毒pp651087-1515 nt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 张鹏艳 叶琳 谭昌耀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 31(5): 197-199.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8.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毕赤酵母表达的重组HBsAg(Pichia-rHBsAg)在小鼠中诱导T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   方法  以rHBsAg免疫雌性BALB/c小鼠,制备小鼠脾淋巴细胞,并在体外以抗原/特异性多肽刺激.采用ELISA法测定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测定CTL频数.   结果 由毕赤酵母表达的rHBsAg可在小鼠中诱导Th1和Th2型免疫应答;加铝佐剂的rHBsAg诱导IFN-γ的水平及CTL克隆明显高于无佐剂抗原;Pichia-rHBsAg刺激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的水平强于酵母-rHBsAg,与中国仓鼠卵巢细胞-rHBsAg相仿.   结论   Pichia-rHBsAg可在BALB/c小鼠中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
  • 胡家瑜 沈洁 汤素文 王建国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 31(5): 200-202.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8.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评估风疹疫苗接种的效果和预测人群风疹流行趋势,对健康人群开展风疹血清学监测.   方法 2005年,对上海市宝山区和南汇区健康人群采集血清714份,用定量ELISA试剂盒测定风疹IgG抗体滴度.   结果 8月龄~2岁儿童的阳性率最低,仅为35.00%;15~19岁青少年的阳性率最高,为92.59%.各年龄组风疹IgG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3.39,P=0.000;F=11.35,P=0.000).    结论   为了预防孕妇感染风疹引发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必须采用综合免疫策略,保证适龄儿童的接种率>85%,并尽快将大年龄组或育龄妇女的风疹疫苗接种纳入风疹免疫程序中.
  • 费金花 黎桂福 项俭 倪春芳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 31(5): 203-205.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8.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青浦区健康成年人麻疹抗体水平及免疫效果,为在健康成年人中开展免疫接种提供背景资料.  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年龄组的294名健康成年人,采集静脉血,同时随机抽取其中123人进行麻疹疫苗接种,1个月后采集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麻疹IgG抗体.  结果 青浦区健康成年人麻疹抗体阳性率和麻疹抗体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健康成年人,特别是低抗体水平的健康成年人,在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抗体滴度有显著提高.  结论 在低抗体水平健康人群中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具有重要意义.
  • 综述
  • 于志云 张进安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 31(5): 206-20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8.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和凋亡均涉及信号转导.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是信号级联放大的负性调节蛋白,对维持免疫细胞的稳定起关键作用.最近研究显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是多种自身免疫病的易感基因,从另一角度证实了PTP调节免疫的重要生物学作用以及与不同自身免疫状态在病原学上的相关性.
  • 卞炯 朱威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 31(5): 209-21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8.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载脂蛋白A1(ApoAl)作为人体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分子中载脂蛋白的主要成分,在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早年的研究表明,它具有胆固醇逆向转运功能,从而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抵抗与治疗作用.最近研究表明,它还具有其他生化作用,包括抗氧化作用、抗炎、抗内毒素作用等.这些功能的发现将促使ApoA1成为临床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及内毒素血症等的新方法.本文就ApoA1的结构与功能、分离纯化以及临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刘静静,陈敬贤,王明丽,杨森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 31(5): 215-219.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8.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属疱疹病毒α亚科,为双链DNA病毒,原发感染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世界流行性疾病--水痘,潜伏感染再
    激活可导致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虽然是人类疱疹病毒中最具遗传稳定性的一种病毒,但其基因组内仍存在多个单一核苷
    酸的变异,其中有些已成为VZV基因组内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目前已有几个研究组依据不同的SNP组合,将世界各地流行的
    VZV株划分为3~4个基因型.本文就VZV基因分型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 编译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 31(5): 220-22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8.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而宫颈癌是妇女的第二常见癌症.当前,HPV-L1病毒样颗粒已获准作为抗HPV感染的预防性疫苗,这可能将在数十年内降低宫颈癌发生率.靶向HPV调节蛋白E6、E7的治疗性疫苗有望对宫颈癌或其前期损害有效果,类型有重组蛋白和DNA疫苗、多肽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以及病毒和细菌载体疫苗.将这些疫苗类型与常规疗法或CD4+调节T细胞调节方案联合使用似更有希望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概述了当前及将来在动物和临床水平针对HPV相关恶性肿瘤的治疗性疫苗策略.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 31(5): 224-22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8.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们常常忽视由寄生虫和细菌引起的热带病,它们给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地区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开发预防和控制热带病的疫苗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热带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它们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开发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这类疾病的疫苗迫在眉睫.本文就一些主要的反贫困疫苗的研发现状进行综述.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 31(5): 229-232.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8.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肺炎链球菌的病原学作了简要介绍,概述了肺炎链球菌病的公共卫生影响,着重介绍了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尤其是7价肺炎链球菌的抗原组成、免疫程序,免疫原性、预防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对各国的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提出了建议.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 31(5): 233-237.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8.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霍乱流行仍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在阐述霍乱免疫机制的同时,就霍乱预防制剂的研制情况,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基于霍乱弧菌脂多糖的免疫原,以及霍乱弧菌脂多糖结合疫苗的开发情况作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