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3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7-08-10
  

  • 全选
    |
    论著
  • 吴维寿 孙超美 姜铭波 张国华 周宁 张焕珠 宿飞 徐志一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4): 145-147.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在新生儿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探究乙肝疫苗再免的需求.方法 对上海市黄浦区1997年出生并接种合格乙肝疫苗的儿童,在免疫后1、3、5、7年采血随访观察,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并开展急性肝炎流行病学监测.  结果 7年问,免疫人群HBsAg阳性率在1.5%上下波动,平均为1.47%(95%可信区间为0.61%~2.33%),与免疫前同一地区乙肝流行病学调查本底资料比较,乙肝疫苗保护效果为84.03%(95%可信区间78.92%~89.60%).1997年接受乙肝疫苗免疫人群中,无急性乙肝发病.  结论 新生儿重组乙肝疫苗免疫后效果良好,目前无需考虑再免.
  • 编译
  • 吴晓文 徐帆洪 朱为 张光朴 郭盛淇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4): 148-150.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什曼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寄生虫,由于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使其作为表达系统既能有可观的表达量,又能有类似于哺乳动物细胞翻译后加工的能力.本文介绍了基于利什曼原虫细胞的蛋白表达系统的研究历史与进展,并结合作者实验室的工作介绍其表达HBsAg以及其他一些真核蛋白的实验结果.利什曼原虫蛋白表达载体可能在药物靶向与疫苗呈递系统方向有相当好的应用前景,安全性研究也在开展中.
  • 综述
  • 黎村艳 张艳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4): 151-155.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幽门螺杆菌可引起人类多种消化道疾病,全球人群感染率达50%以上.空泡毒素(VacA)是该菌主要致病因子,其致病性随其基因型不同而异.VacA除具有细胞空泡毒素活性以外,还可引起宿主细胞凋亡,并可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增殖、干扰B细胞对抗原肽的加工和提呈等多种途径抑制宿主免疫应答,从而有助于幽门螺杆菌在宿主体内长期感染.研究VacA基因型及其致病性对阐明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杨瑜 朱为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4): 156-159.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百日咳毒素(PT)是百日咳杆菌所产生的主要毒力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中唯一不受争议的抗原成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试图开发与PT有关的重组亚单位疫苗、重组细菌疫苗和DNA疫苗.本文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编译
  • 陶晶 何平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4): 159-162.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伤寒因高度的传染性和沉重的疾病负担,构成较大的全球健康问题.执行适合的食品加工程序和建立安全的供水系统是有效预防伤寒的基石.然而,伤寒疫苗依然是有效预防伤寒的重要工具.现有两种批准的疫苗,具有很好耐受性和效力.其中Vi多糖亚单位疫苗是肌肉或皮下注射接种,另一种减毒活疫苗则口服接种.本文就各种伤寒疫苗研制方法的优缺点及潜在的候选疫苗加以讨论.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4): 163-165.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6年9月-2007年1月,全球分离到甲型流感(H1N1)、甲型流感(H1)、甲型流感(H3N2)、甲型流感(H5N1)和乙型流感病毒.全球流感疫情比近年同期轻,南半球在9月份有轻型流感,在10月减轻.北半球流感疫情在11月开始,比往年来得迟.北美洲在12月、欧洲在1月流感疫情加剧.对流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分析表明,甲型流感(H1N1)病毒的抗原性与疫苗病毒A/新喀里多尼亚/20/99密切相关,但日益增加的比例与A/福岛/141/2006、A/香港/2652/2006和A/所罗门群岛/3/2006更密切相关.甲型流感(H3N2)病毒的抗原性与疫苗疫毒A/威斯康星/67/2005和A/广岛%/52/2005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新近分离株的抗原性和遗传性与疫苗株不同;乙型流感病毒B/维多利亚/2/87谱系病毒的抗原性与疫苗病毒B/马来西亚/2506/2004密切相关;B/山形/16/88谱系病毒的抗原性与以前的疫苗病毒B/上海/361/2002和B/江苏/10/2003不同,而与参与病毒如B/佛罗里达/7/2004、B/埃及/144/2005和B1密执安/2/2006更密切相关.
  • 杨子江 王蕾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4): 166-16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旦证实消灭了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那么与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ral polio vaccine,OPV)常规免疫的公共卫生利益相比,由OPV所致的疫苗相关麻痹性脊髓灰质炎或由传播的疫苗源性脊髓灰质炎病毒暴发引起的疾病的负担将日益凸显.为了确保脊髓灰质炎永久性消灭,有必要在世界范围内最终停止OPV常规免疫计划.世界正进入脊髓灰质炎的消灭及确证阶段,因此,为OPV停用所作的准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为其安全停用OPV的危险性管理体系也在制定中.此体系包括:所有已知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及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生物安全防护;建立国际OPV储备;确保在证实脊髓灰质炎消灭后,有一个持续的全球监测和反应机制;在决定继续使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免疫的国家中,制定相关的国家政策.为了最终达到全球同步停用OPV,需要同一水平的国际性合作与协调.
  • 许乐燕 徐闻青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4): 169-171.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乙型脑炎是亚洲最重要的病毒性脑炎,目前大规模使用的乙型脑炎疫苗有鼠脑纯化灭活疫苗、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和细胞培养减毒活疫苗3种类型.本文介绍了乙型脑炎病毒、疫苗的使用情况以及WHO关于疫苗及其使用方面的意见.
  • 李媛媛 徐静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4): 172-175.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一些利用通用表达系统表达抗原,并将其耦联于佐剂系统的研究屡有报道.本文介绍了应用基因融合技术实现重组抗原与免疫刺激复合物的联合,并对一系列研究结果进行了阐述.
  • 周海云 张静 江丽君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4): 176-17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果没有防腐剂(如硫柳汞),多剂液体疫苗就易受到细菌污染,从而导致接种者死亡或发生严重疾病.有关含硫柳汞疫苗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已积累了大量动物及流行病学研究证据.在发达国家,不含硫柳汞的单剂疫苗已作为一种预防措施纳入儿童疫苗.而在发展中国家,多剂瓶装疫苗仍对疫苗接种至关重要.本文讨论了汞的毒性,特别是疫苗中的硫柳汞安全性,明确了在需要使用硫柳汞的国家中继续使用硫柳汞是安全的.
  • 论著
  • 陈奕 许国章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4): 179-181.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疫苗接种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策略.市售疫苗配方含有多种添加剂或制造过程残留物,可引起患者对疫苗安全性的担心.初级卫生保健人员可消除患者对于疫苗安全性的担忧.本文描述了疫苗中的重要组分,讨论这些组分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
  • 标准与指南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4): 182-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详细介绍了欧洲药品审评署(EMEA)关于人用疫苗佐剂的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阐明了佐剂的定义、分类及其作用机制,并对佐剂的质量研究、非临床研究和临床研究提出了具体要求.
  • 临床经验
  • 熊青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4): 188-18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