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3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7-02-10
  

  • 全选
    |
    编译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1): 1-2,5.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疫苗接种是预防人类病毒性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病毒疫苗可以预防或缓解个体的疾病严重性,也可以阻断和减少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人群.在过去的50年中,预防天花、脊髓灰质炎、麻疹、乙型肝炎的疫苗已经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对病毒学和免疫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为人类在21世纪征服病毒性疾病提供了美好前景.目前对于HIV、呼吸道合胞病毒、HCV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毒还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本文介绍即将用于临床或即将上市的病毒疫苗.这些疫苗包括抗RNA病毒减毒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和流感疫苗;人乳头瘤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这些DNA病毒可以建立持续感染,导致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尽管在美国仅流感疫苗得到批准,但在随后几年里必将有一些新型疫苗问世.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 综述
  • 彭祥兵 余模松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1): 3-5.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HCV感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有关HCV非结构蛋白NS5A的研究倍受关注,本文对NS5A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情况作一介绍.
  • 编译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1): 6-9.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一种可导致高致病率与死亡率的重要病原体,尤其在早产儿和患慢性肺病或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中.RSV感染的治疗基本上是支持疗法.因此,在高危婴幼儿中用免疫预防以防御严重RSV疾病显得很重要.人源化抗RSV单克隆抗体palivizumab可以显著降低高危婴幼儿的住院率与住院时间.一种新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MEDI-524)在动物体内显示出比palivizumab更强的效果,正在接受临床评价.RSV疫苗包括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基因重组病毒和多肽疫苗的研发已取得重大进展.编码F和G糖蛋白的质粒DNA疫苗和痘苗载体疫苗正在评价中.母体免疫也有预防新生儿RSV疾病的潜力.本文就过去十年的RSV治疗与预防工作进展进行了综述.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1): 10-11,12.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以截短的2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糖蛋白D为抗原、以含有铝剂和单磷酰脂质A的AS04为佐剂的HSV疫苗(gD2t-AS04)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他类型的HSV疫苗作了简要回顾.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1): 12-1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破伤风疫苗的效力、免疫持久性、不良反应以及WHO对该疫苗的意见.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1): 15-17.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疫苗开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传统的疫苗策略包括制备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以及病原体蛋白亚单位,然后进行优化和不断改进.虽然这些策略对于大量病原体是非常成功的,但对需要细胞免疫应答才能控制的病原体却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通过重点介绍改进质粒DNA疫苗和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新方法,对当今基因疫苗开发和优化策略进行了阐述.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1): 18-20.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人类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免疫疗法是唯一针对变态反应的病因治疗方法,而且可以改变疾病的病程.T细胞肽、选择性野型样重组变应原和基因工程修饰的变应原衍生物在治疗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方面已取得相当进展.基因修饰的重组桦木花粉变应原能诱导强烈的变应原特异性IgG,并降低季节性增强的IgE水平.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1): 21-2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蛋白质工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潜在的疫苗抗原得到确认.为了最大限度发挥重组抗原疫苗的作用,迫切需要确定一些强有力的佐剂,这些佐剂应是可以安全地增强抗原的弱免疫原性,且自身副作用最小的物质.佐剂领域的研究进展很快,本文主要介绍了佐剂研究方面最新的进展:直接利用免疫系统自身共刺激通路发挥佐剂作用,着重阐述了基于CD40和CD28的佐剂应用.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1): 24-26.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有效的治疗性疫苗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抗原和佐剂.在髓样树突状细胞中,Toll样受体起佐剂受体的作用.本文讨论了Toll样受体及其接头分子在不同的宿主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以及免疫治疗中佐剂与受体及其接头分子间的相互关系.
  • 综述
  • 李强翔 钟惠菊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1): 27-30.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与新发现的内脏素、vaspin、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抵抗素等脂肪细胞因子的分泌密切相关,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正在成为内分泌学研究的热点.
  • 童葵塘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1): 31-3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IFNα是治疗病毒性疾病和某些肿瘤的重要制品,为获得更好的效果,目前临床上大多采取与其他疗法联合应用的方法.IFNα与胸腺素α1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提高疗效,尤其是远期效果.IFNα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肝优于单用一种药物已为国内外确认.至于肿瘤治疗方面,黑素瘤和肾癌手术切除后用IFNα治疗可显著延长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IFNα与细胞毒性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本文对IFNα作为免疫佐剂的应用也作了介绍.
  • 编译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 30(1): 34-36.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7.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介绍了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生产、使用适应证、作用机理及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