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2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5-12-10
  

  • 全选
    |
    综述
  • 王宪明 陈志慧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6): 241-24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全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其DNA全长为124 884 bp,基因组由71个开放读码框(ORF)组成,结构式为UL-IR-US-TR,编码69种蛋白.强毒株与减毒的疫苗株的同源性虽达99.8%,但主要差异存在于R1~R5的5个可变区中,根据其长度不同可区分不同的病毒株,ORF62是VZV的最易变区,并与病毒的减毒有关.Oka疫苗经广泛应用,证实其不良反应轻微而免疫原性良好,抗体阳转率>90%,疫苗效力(VE)为71%~100%,免疫持久性可达20年.
  • 张囡 王志友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6): 245-24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ARS是21世纪第一种在全球爆发的烈性传染病.SARS的流行,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也使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巨大影响.随之,针对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各项研究迅速展开,其中单克隆抗体因其纯度高、特异性强而在诊断、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得特异性抗体的研究成为SARS研究的热点.
  • 编译
  • 柴文娟 史久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6): 249-250,25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Derma Vir是一种导向表皮树突状细胞前体朗氏细胞(LC)的新颖局部免疫技术.LC作为一种载体,将抗原进行处理并将其从皮肤运送至淋巴器官的T细胞处.由Derma Vir运送至LC的HIVDNA表达大量的病毒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并且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在慢性感染的恒河猴中,Derma Vir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同时使用,能抑制治疗间歇期的病毒量的反弹,并且提高存活率.Derma Vir的作用机理是独一无二的,它结合了最近使用的药物的优点.Derma Vir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法.
  • 综述
  • 黄华琼 沈华浩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6): 251-25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BCG在结核杆菌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膀胱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预防方面的研究进展.
  • 编译
  • 毕慧 林铃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6): 255-257.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了脑膜炎球菌疫苗的研制现状和效力.重点讨论了采用传统和逆向疫苗学方法研制的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的效力.
  • 田生和 徐葛林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6): 257-260.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已证明对儿童肺炎球菌菌血症有预防作用,亦能降低儿童肺炎总发病率,对降低儿童耳炎总发病的作用有限,但疫苗上市后监测显示其作用被低估.目前正在研制11价或更高价PCV.获准使用的成人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被证明对成人肺炎球菌菌血症有预防作用,但成人无肺炎球菌菌血症性肺炎的发病率仍较高,目前试图改进成人肺炎球菌疫苗,包括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和蛋白疫苗.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6): 261-26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百日咳疫苗(全菌体疫苗和无细胞疫苗)的背景资料、免疫效果、不良反应以及WHO对该疫苗的意见.
  • 王剑虹 江丽君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6): 264-266.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所致腹泻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ETEC毒力因子在致病机理中所起的作用,并对近年来ETEC疫苗的研制现状作了重点阐述.
  • 黄孝天 刘晶星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6): 266-268,272.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肠球菌是血液感染分离到的第三大常见病原体.肠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日益增强的耐药性使得治疗方法的选择更为有限,因此,需要替代疗法.虽然粪肠球菌具有许多毒力因子,但是只有聚集物质和磷壁酸样荚膜多糖用于疫苗研制的潜能得到评估.抗纯化荚膜多糖抗体具有高度调理性,主动免疫荚膜多糖和被动免疫抗荚膜多糖抗体均能保护小鼠免受细菌感染.由于粪肠球菌荚膜血清型有限,因此其荚膜多糖可能是研制结合疫苗的候选抗原.
  • 综述
  • 王明 彭国平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6): 269-272.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干扰素(IFN)抗HBV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在病变发展至肝硬化或者肝细胞癌之前,消除或抑制病毒复制.由于核苷类似物使用的局限性,使得应用IFN治疗乙型肝炎再次受到重视.本文对已上市和仍处于研究阶段的IFN的抗病毒作用作一综述.
  • 朱国兴 陆春 赖维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6): 273-276.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日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免疫介导的皮肤病.本文介绍了IVIg的作用机制、在皮肤科应用中的新进展、临床应用方案及其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