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2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5-06-10
  

  • 全选
    |
    编译
  • 董关木 安琪 俞永新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3): 97-101.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利用各种不同新技术研发的黄病毒疫苗以及改良现有疫苗的进展.一些新型候选疫苗的效力和安全性已经临床试验评价并证实.除疫苗研发的技术进展外,还深入研究分析了诸如合适的动物模型、疫苗安全性、疫苗组成和接种、血清学诊断的复杂性和经济因素等问题的重要性.
  • 综述
  • 曾文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3): 101-10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艾滋病(AIDS)在全球已肆虐了二十多年,对世界各国造成的危害极大,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AIDS疫苗.然而,该疫苗的研制却正经受着各方面因素的巨大挑战.至今没有一种候选疫苗通过Ⅲ期临床试验.但是,研究人员应该看到离研制成功的目标越来越近了.今后研制AIDS疫苗的趋势是设计出既能诱导机体产生有效体液免疫,又能产生有效细胞免疫的疫苗,并且疫苗的联合应用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 编译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3): 104-106.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乙型肝炎(HB)疫苗的背景资料、疫苗的接种程序、免疫效果、禁忌证、不良反应、被动免疫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该疫苗的意见.
  • 沈谊清 徐闻青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3): 107-109.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人们普遍认识到流感病毒是幼儿发病的主要原因,人们希望在幼儿中增加使用流感疫苗.临床医生和第三方付费人必须考虑国家疫苗使用建议的含义:目前的重点放在幼儿、建议的实施以及整个社区.美国目前使用两种流感疫苗,一种是用于6月龄以上儿童的肌肉注射的三价流感灭活疫苗(TIV),另一种是用于5~49岁健康人群的鼻内接种的三价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本综述概括了有关TIV安全性和效力的现有数据、与LAIV进行了比较,特别是对那些建议首次接种两剂疫苗的9岁以下儿童.显然有关TIV在幼儿中的安全性的资料较少,TIV的效力存在明显的年龄别差异,在幼儿中LAIV和TIV的安全性和效力相似,但缺少这两种疫苗的配对比较数据.
  • 综述
  • 吴芳 张万江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3): 110-11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亚单位疫苗、DNA疫苗、重组卡介苗和转基因植物疫苗等方面概括介绍了目前新型结核病疫苗研制的现状.
  • 编译
  • 刘梅影 王建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3): 114-115.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未定型流感杆菌对儿童的致病性较强,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儿童的死亡率高达20%.本文简述了宿主免疫力的重要性及能诱导宿主免疫应答的重要抗原,讨论了未定型流感杆菌疫苗研制的现状和前景.
  • 张珂 何太平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3): 115-117.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行疫苗都是按照极高的质量标准生产的,很少成为安全问题的根源.疫苗接种是最不安全的环节.目前人们采用各种新技术避免人为错误,并通过改进疫苗剂型来适应新技术.即使是传统的针头和注射器,也正在将其改进得更安全.所有这些方法将会使疫苗及疫苗接种更安全.本文概述了安全接种疫苗的一些背景信息,讨论了疫苗安全接种的各方面问题.
  • 陈奕 许国章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3): 118-120.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场不良反应监测是疫苗接种策略必不可少的部分.疫苗批准使用前进行的安全性研究往往无法检测到罕见或远期的不良反应.此外,疫苗的不正确贮藏和接种方法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开展现场不良反应监测对于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意外增高、对参与疫苗计划的卫生人员的长期教育、为公众提供适当的信息以及支持一些干预措施以预防进一步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必要的.监测系统中出现的一些信号有可能促使人们进行正规的研究以评估不良反应发生的因果关系.
  • 王剑虹 江丽君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3): 120-122.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硫柳汞是一种在疫苗和其他药物中使用了数10年的防腐剂.本文就硫柳汞的使用背景、人体接触汞制剂的危险性及低体重早产儿使用含硫柳汞疫苗的特殊性问题进行评述.
     
  • 综述
  • 齐宗利 杜孟刚 李军 霍霞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3): 123-126.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组织芯片(tissue chips)又称组织微阵列(TMA)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将数十至上千个小组织整齐地排放在一张载玻片上而制成的组织切片.一个芯片蜡块的连续切片可同时用作免疫组化、荧光原位分子杂交、多彩FISH、mRNA原位分子杂交等方法的分析,使基因DNA、mRNA和蛋白质同时在不同分子水平表达和原位分析成为可能.它具有体积小、信息量大、快速平行、高效等诸多优点.本文结合组织芯片的特点和用途,对其在生物制药研发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 编译
  • 陈秋莉 戚中田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3): 126-12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生物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的威胁,快速检测致病病原体十分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采用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的免疫学方法检测生物病原体已经成为可能.本文就现今可用于检测和鉴别生物病原体的4种常用方法进行概述.
     
  • 国际学术活动
  • 徐苗 曾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 28(3): 129-132.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5.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