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第2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3-12-10
  

  • 全选
    |
    编译
  • 许四宏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6): 241-24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世界范围内HIV感染者不断增加以及长期治疗相关的耐药性、毒性及不方便等因素的限制,开发新药或新治疗方法用于HIV感染长期治疗必须加大力度.当前的治疗手段完全依赖针对HIV生活周期不同阶段的抗病毒药物,而不是依赖机体的免疫系统.但是,在慢性感染期,增强HIV特异性免疫应答同时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将具有巨大潜力,从而有助于长期控制HIV复制.一种在局部皮肤应用后可将质粒DNA呈递到树突状细胞的新免疫治疗制剂作为第一个治疗性疫苗,结合抗病毒治疗,在慢性感染的恒河猴中已经显示出它的免疫学和临床裨益.
  • 杨卉娟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6): 243-246.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开发有效的预防性疫苗是控制HIV流行的最好方法.在这十年中通过效力试验得到了有关第一代疫苗保护力的资料.几种新的能够促进恒河猴体内CD8+T细胞应答的混合型疫苗正在进行人体试验.治疗性HIV疫苗的前景有了新希望.然而无论在工业界还是科学界,HIV疫苗开发都存在难以克服的挑战.
  • 刘贵育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6): 246-250.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八种人疱疹病毒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有效预防这几种病毒感染的关键是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本文详细讨论了这几种病毒感染的机制及研制疫苗的现状和挑战.
  • 王真行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6): 250-251.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轮状病毒疫苗的最新进展,对新的轮状病毒疫苗的不同策略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该疫苗的意见.
  • 尤明强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6): 251-25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严重传染病.炭疽杆菌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战剂,近年国际社会对之予以广泛关注.对现有疫苗进行改进以及开发新型炭疽疫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炭疽致病机理、美国吸附型炭疽疫苗的有效免疫组分以及如何使炭疽疫苗标准化等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了介绍.
  • 综述
  • 李成文 孙万邦 陈咏梅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6): 255-25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脂质体作为蛋白质及多肽抗原的佐剂和载体已被广泛应用.通过综述脂质体在细菌、病毒、寄生虫和肿瘤疫苗中的研究应用,提示脂质体在疫苗的研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编译
  • 周祖木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6): 259-261.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安全有效的疫苗对减少和消灭疾病至关重要.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并非所有疫苗都100%安全,某些疫苗还会发生不良反应.疫苗的安全性监测对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们对疫苗不良反应的认识不正确或有误解,导致接种率下降,从而阻碍了有效疫苗的接种.对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应予以纠正,并应对疫苗接种的好处进行宣传,以提高疫苗接种率.在疫苗接种前,应考虑到接种疫苗的风险和效益,在预防疾病的有效性与疫苗导致的不良反应之间权衡利弊.
  • 严有望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6): 261-265.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回顾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儿童接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效果,尽管与未感染HIV的儿童相比,HIV引起的免疫抑制使疫苗效益降低,但总体上免疫接种对HIV感染儿童安全有益.然而,严重免疫损害儿童接种卡介苗(BCG)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HIV感染者接种黄热病疫苗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尚未确定.
  • 综述
  • 于飞 樊明文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6): 265-26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鼻相关淋巴组织是上呼吸道主要的免疫防御屏障.近年来,鼻腔免疫已成为继口服免疫后诱导粘膜免疫的又一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鼻相关淋巴组织的结构、与其他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异同及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