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第2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3-06-10
  

  • 全选
    |
    编译
  • 吴健兰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3): 97-100.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的预防性及治疗性疫苗给人们提供了必要的免疫学工具,可以预防和有可能治愈疾病.成人用肺炎球菌结合疫苗、鼻喷雾流感疫苗、成人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等现行疫苗的进展为产生持久保护性免疫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抗非传染病(如癌症、糖尿病及A1zheimer病)和烟碱、可卡因依赖的疫苗的研究将提供替代性疗法.DNA疫苗的发展,将有可能制得抗生物武器疫苗.新的疫苗接种技术将提供更容易的接种途径(经皮、微粒剂、鼻喷雾、口服等).
  • 陈敏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3): 100-10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需要开发能全球应用预防细菌性传染病的疫苗.这些疫苗应能廉价生产,在缺乏冷藏的条件下稳定,安全有效,能口服或鼻腔接种.本文重点讨论了减毒活菌苗的开发及应用重组减毒菌苗来诱导抗异种病原菌的保护性免疫.
  • 姚娟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3): 104-108.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卡介苗(BCG)是唯一获准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广泛用于新生儿,已表明能有效预防儿童结核病,但不能预防成人肺结核病复发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相关的结核病,急需开发更有效的结核病疫苗.目前正在开发的疫苗包括减毒或增强的全菌体活疫苗、全菌体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和初免-加强疫苗.
  • 王真行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3): 108-111.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脑膜炎球菌疫苗的背景资料、多糖疫苗和C群结合疫苗的免疫效果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该疫苗的意见.
  • 徐冰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3): 111-11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流感疫苗的现状和开发前景.冷适应活疫苗已在美国以外地区数百万人中应用,目前正准备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提出申请.其他第二代活疫苗正在研究和在动物中进行试验,并将进行人体研究.新型佐剂和重组DNA技术方面的进展将会改变流感和其他传染病疫苗学的前景.
  • 论著
  • 王剑虹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3): 114-116.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霍乱毒素(CT)是粘膜疫苗的有效佐剂,能够诱导粘膜和全身免疫应答.然而,由于其固有毒性而不适于人类应用.近年来,疫苗开发的一个重点为鼻腔接种抗原和CT以诱导粘膜IgA应答.本文讨论了CT用作粘膜佐剂的效力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潜在毒性.
  • 编译
  • 陈受霓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3): 117-121.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细胞因子的产生是机体对病理状态的反应以恢复内环境稳定.治疗干预有时候通过给予细胞因子本身以支持机体的反应,起增效作用.有时候,疾病的表现是由细胞因子产生过多引起,就需要采用细胞因子拮抗剂治疗.细胞因子在癌症治疗,特别是对化疗及放疗后血细胞群的恢复可起很好作用.
  • 史久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3): 121-12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丙型肝炎的治疗仍是一个难题.本文介绍新治疗制品的研制现状,包括PEG化干扰素、α1胸腺素、治疗性疫苗和C类CpG等.有些制品已进入研制后期,不久可望上市.
  • 国际学术活动
  • 朱为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3): 124-127.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严有望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 26(3): 128-130.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3.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