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第2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1-02-10
  

  • 全选
    |
    编译
  • 沈谊清 徐闻青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1, 24(1): 1-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1.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5年5月美国儿科学会(AAP)发表了水痘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建议,但仍有许多适宜接种的儿童未接种疫苗.本文介绍了水痘疫苗问世前的水痘疾病负荷、免疫接种的潜在障碍、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所作的努力、新的疫苗安全性资料、对水痘接触者和HIV感染儿童使用水痘疫苗的新建议.
     
  • 综述
  • 胡章勇 毛笑难 章廉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1, 24(1): 4-7.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1.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Theradigm-HBV制剂是一种用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多肽疫苗.包含核心抗原18-27肽段(HBc18-27)、破伤风类毒素830-843肽段(TT830-843)、两个棕榈酸分子三个组分.本文就其分子学基础、作用机理、辅助性T淋巴细胞(HTL)表位的作用、临床试验、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等方面作一综述.
     
  • 编译
  • 王真行 史久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1, 24(1): 7-9.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1.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伤寒疫苗的种类、免疫效果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该疫苗的意见.
     
  • 周祖木 史久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1, 24(1): 10-11.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1.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美国2000年儿童免疫接种程序的建议,并解释了自1999年1月以来发生的变化.
  • 谭昌耀 陈受霓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1, 24(1): 11-14.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1.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生物药品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同时,人们对该类药物质量与安全性的关注也越来越强烈.这推动了细胞培养和药品制造技术的进步,也导致了生产组织管理和质控体系的加强.
  • 王剑虹 江丽君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1, 24(1): 14-16.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1.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肿瘤免疫疗法的进展,用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而产生的疫苗治疗转移性肾癌安全、有效,此法可能用于治疗其他肿瘤.
     
  • 综述
  • 马东礼 刘达庄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1, 24(1): 16-19.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1.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从Kohler和Milstein于1975年发明杂交瘤技术以来,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基础研究,临床诊断治疗及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随着机械化工、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单克降抗体(mAb)的生产技术日益丰富.本文对体内外生产mAb的技术及其优缺点作一综述,力图展示近年来mAb技术的最新动态及发展前景.
     
  • 编译
  • 史久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1, 24(1): 19-23.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1.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70年代中期杂交瘤技术发明后不久就认识到单克隆抗体(mAb)的治疗效能.现已可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嵌合的人源化mAb和完全人源化mAb.所有研制中的生物技术药物中约有1/4为mAb,约有30种制品已付诸应用或处于研究中新药阶段.现有的获准制品用于抑制同种免疫和自身免疫反应性以及抗肿瘤、抗血小板或抗病毒治疗.mAb治疗的短期副作用可以耐受,但长期安全性尚待阐明.
     
  • 陈敏 史久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1, 24(1): 23-25.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1.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口服特异性抗体是一种受人关注的方法,它能在人体和动物中建立抗胃肠道病原体的保护性免疫.日益增加的耐抗生素细菌数说明需要寻找抗生素替代物.免疫疗法还能用于治疗传统抗生素难以对付的病原体.本文主要介绍用于口服免疫疗法的卵黄抗体的性质及其预防细菌和病毒感染的研究结果.
     
  • 综述
  • 文维群 胡章勇 章廉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1, 24(1): 26-29. 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673-4211.2001.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白细胞介素18(IL-18)可诱生IFN-γ,加强FasL介导细胞毒效应,增强IL-2、GM-CSF的活性,促进TNF、IL-1、ICAM-1、IL-8的表达,诱生IL-4,与IL-12有协同作用.IL-18有增强免疫、抗肿瘤作用,并参与某些自身免疫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现阶段IL-18相关疾病的实验研究,并展望其应用前景.